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四个枞阳”建设“齐头并进”

——枞阳县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时间:2014-07-25 10:34:16

  今年以来,枞阳正视经济复苏与下行压力并存、改革动力与利益藩篱并存的发展现状,认清我县稳健向好的发展势头,认清蕴藏的机遇与潜力,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与抓改革、保稳定、促发展等各项工作相结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实现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平稳开局。第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0%,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市一类县第三,增幅第一。简单的是数据,不简单的是成绩。枞阳经济的转型发展、城乡建设的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今年以来枞阳经济运行的生动写照,是全县人民已经踏上“四个枞阳”建设历史征程的见证。

  推动产业振兴打造实业枞阳。围绕建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通过规划引导和相关新兴产业政策的扶持,加快推进形成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模化。三公山风电项目进行了深度对接,官埠桥区域风电项目已签订测风协议;宇腾真空安全型永磁高压配电开关和低压馈电开关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商业步行街主体完工,浮山风景区详细规划通过省级评审,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18户小微企业成长为规模上工业。1-5月份限上消费品零售达70户,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家,新增规模上工业企业1家,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4.89亿元,同比增长13.7%,均居全市第3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15亿元,同比增长20.5%,总量、增幅分别居全市第二、三位。进出口完成1185万美元。邀请国家发改委等专家领导指导我县企业创新工作,合肥工业大学、枞阳县政府、安徽梦谷纤维材料科技公司三方共建安徽梦谷新材料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庆天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与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等高等院校建立起“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渠道,1-5月份申请专利189件,其中发明专利116件,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6%,授权专利77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

  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构造活力枞阳。全力扩大开放,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浮山旅游开发等5个项目被列入市重大项目领导小组调度项目,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必须由一名县干负责组织协调,重大项目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进行对接,今年我县被“徽商五年看中国”组委会授予第二届“徽商最佳投资区域”,截至5月底,全县千万元以上项目新增固定资产到资额16.79亿元,共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工业项目25个,占比72%;现代服务业项目7个、现代农业项目4个。扩区升级“双加速”。省政府正式批复枞阳经济开发区以“一区两园”方式扩区,总体规划面积由2.3平方公里扩大至8.3平方公里(至2020年),1-5月份,枞阳开发区完成征迁10余户,平整土地1000余亩,桥港工业园控详规预计7月初完成评审。在大局下谋划推进改革。农村商业银行成功挂牌,1-5月,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完成74.97亿元,位居全市第4,同比增长14.4%;完成工商、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筹划设立机关事务管理局,继续推行机关效能民主评议。

  顺应城镇化建设新要求锻造绿色枞阳。“双三十”县城大框架基本拉开。外环路、莲花北路开工建设;望龙湖污水提升泵站开工建设;渡江北路附近小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完成2公里;东部四镇区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可研编制和选址工作;新建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工程,城区新建垃圾中转站3座;月山至枞阳长输管线“县县通”工程,已完成项目选址、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农业发展“建基地、立龙头、拓市场、强科技、创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1-5月份一季稻38.8万亩,同比增长6.9%;生猪存栏21.8万头,肉类总产1.34万吨。新增规模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个,50亩以上规模种养面积54.6万亩。1-5月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21.2%。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建立县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枞阳县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加强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堆场扬尘控制,整治机动车排气、工业废气、燃煤锅炉废气,禁止秸秆焚烧、垃圾焚烧和露天烧烤。开展全社会节能低碳日体验活动,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促进社会和谐创造幸福枞阳。1-5月份,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81亿元,同比增长5.81%,其中税收占比67.3%,非税占比同比下降5.65%。分类推进31项民生工程,健全项目管护机制,实现民生工程效益最大化。美好乡村建设暨“三线三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全县高考总达线人数5898人,位居全市第一。县体育馆即将竣工,筹备省十三运会工作有序展开。编制《枞阳县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年-2017年),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79户。已完成第一批次“老民师”身份和教龄认定县级审核工作,核定4285人;在全市率先完成“老村干”身份认证和上报工作,共认证4078人;正在开展“老放映员”、“老公路农民代表工(养护工)”的调查摸底工作。刘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