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教育实践活动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至今,在省委督导组和市委活动办的大力指导下,县级班子先行一步,示范带动全县22个乡镇、67个县直单位、县开发区以及1343个基层党组织,有序开展活动,有力推动了作风转变,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县委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为促进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经济平衡健康运行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截止9月底,全县主要目标任务完成较好,各项工作有序进展。
精心谋划,活动准备充分
我县把搞好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推进争先崛起、建设“四个枞阳”的难得机遇,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做到提前准备,提前谋划,精心部署。一是抓策划。去年以来,特别是省、市委召开教育实践活动筹备工作通气会后,县委迅速启动相关准备工作。成立筹备机构,开展“三找三改”活动,春节前后召开两次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等相关工作,为活动正式展开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抓组织。1月30日,我县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有关单位抽调了28名同志集中办公;成立了14个督导组,实现督导工作全覆盖。三是抓主题。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提出“规定动作高质量,自选动作有特色”的要求,多次专门召开活动领导小组碰头会,针对存在的“四风”方面突出问题,专题研究、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在总体安排上,提炼出了“六个更加注重”;在活动三个环节上,创新了学习教育“三学三为”活动,听取意见做到“四听四问”,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做到“三要三不要”,批评和自我批评防止出现“放三炮”现象,整改落实要“整治四难”等特色自选载体。四是抓宣传。印发了《“十清楚十明白”简明问答》等资料,在全市县级层面率先开办了“枞阳群众网”。枞阳群众网、枞阳在线网共发稿900多篇,《枞阳新闻周刊》刊发4期专版,刊发相关新闻200余篇,在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发稿25篇,省市媒体420余篇。先后组织3次深入基层集中采访,共推出先进集体4个,先进个人12个,其先进事迹分别在市、县主流媒体展播。共编发《活动简报》100期。在全县多个醒目位置设置大型宣传标志,全县宣传氛围浓厚,有效助推了活动的深入有序开展。
以上率下,层层推动落实
紧紧抓住领导带头这个根本、一把手这个关键,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县委及时成立组织,结合实际,制定了“1+8”活动方案,分类明确各领域开展活动的具体要求;县委常委从自身做起,一开始就作出“七个带头”的公开承诺,每个环节都走在前列;县级班子党员领导同志分别建立“双联系点”,按照将联系点建成示范点的要求,指导推动各地各单位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各单位一把手带头参与、靠前指挥,既把自己摆进去,又把党员干部带起来,真正形成了层层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县委活动办多次召开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督导组工作会议,及时对做好各环节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县委督导组和各地各单位指导组切实担责,从严从实开展督导指导工作,有力推动了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深化学习,打牢思想基础
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通过集中学习和开展送学上门、带学、寄学服务,全县35194名党员学习实现全覆盖。原原本本学习规定教材,学习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到学不漏项;通过采取自学、集中学、学习交流、专题辅导、理论研讨、征文比赛、革命传统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化学习。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集中观看《焦裕禄》、《四风之害》等电影和警示专题片,用榜样力量引导党员干部,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党员干部。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灯塔越发明亮,群众路线的坐标对得更加精准。3月9日,省委副书记李锦斌来枞调研时,对我县学习教育环节特色做法和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县“一领二培三帮四比”(“一领”即示范引领,县级领导班子带头领学;“二培”即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和专题辅导报告会促学;“三帮”即组织互帮、党员互帮、干群互帮结对帮学;“四比”即比能、比勤、比绩、比廉。)的特色做法,被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刊载宣传。
聚焦“四风”,广泛听取意见
认真组织开展“五必访五必问”(即:困难户必访,必问衣食冷暖;发展户必访,必问致富经验;返乡农民必访,必问就业现状;老党员老干部必访,必问发展良策;上访户必访,必问事情原委。)、“四听四问”(即听群众诉求问怨,听基层呼声问症,听各方意见问策,听民意民评问效。)活动。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上门走访,征求正县级老同志意见。县级班子领导同志分别召开“两代表一委员”、经济部门、教育科技人才等12个类型的专题座谈会,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走访调研活动,通过公开接访、带案下访,梳理来信来访等多种途径征求意见建议。各地各单位多途径、多角度地深入基层一线,全面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想法,采取登门走访、召开座谈会,认真梳理来信来访,县活动办发函、督导组上门、委托县统计局开展作风建设社会调查、开设网络平台和信箱等众多渠道征求各方意见。县委活动办共梳理汇总各类意见建议594条,其中涉及县委常委会及成员的182条。省委督导组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也反馈了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和考核时征求的意见建议24条。
深挖细照,全面查摆问题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扎实开展“四对照四查找”活动,努力找准查实存在的问题。据统计,县委常委班子及成员从征求到的意见建议中,分别梳理出“四风”问题13条、109条;县直单位班子及成员分别梳理出“四风”问题549条、2163条;乡镇班子及成员分别梳理出“四风”问题315条、2433条。围绕查摆出来的问题,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材料由主要负责同志主持、集体研究起草,班子成员材料由个人自己动手、反复修改,努力画准“集体像”和“个人像”。县级班子及成员材料普遍修改10轮以上,有的多达15、16稿。对县直和乡镇材料严格审核把关程序,经过单位主要领导预审、督导组初审、活动办复审、联系领导终审的“四审”把关。县委活动办累计反馈书面修改意见3000余条,各地各单位班子及成员材料普遍修改5轮以上,有的多达10余稿,省委督导组、市委活动办和市委第十指导组分别抽查了我县部分乡镇和县直的对照检查材料,给予了充分肯定。材料经过多轮审核和反复修改,基本上做到了不绕、不空、不虚。此外,各基层党组织也专门召开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把脉会诊,找准存在问题并认真进行对照检查。
见筋见骨,严肃开展批评
坚持敞开思想、真诚沟通,真正做到交心、交锋、交融。一是广交心。按照“四必谈”要求,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示范,开展了一对一、面对面的谈心谈话81人次,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负责同志谈心谈话600多人次;县直和乡镇班子成员相互谈心谈话达3000人次以上。二是真交锋。县委常委将拟在会上开展批评的问题,报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审阅把关。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审阅后,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逐一进行反馈和召开2次集体思想交流会集中反馈。7月9—10日,在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共提出相互批评意见129条。县直和乡镇领导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共提出批评意见3738条。三是深交融。县委常委班子及成员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7月11日,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也相继召开;8月22日,全县22个乡镇、67个县直单位和县开发区专题民主生活会全面结束;9月上旬,1343个基层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全面结束;专题生活会普遍取得了较高质量和良好效果,会后,各参学单位都陆续召开了情况通报会。
立行立改,全面推进整改
全县各级坚决兑现整改承诺,实行项目化推进和销号式管理,坚持以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活动成效,让群众看到了我们党查找问题的真心、解决问题的决心。活动伊始,我县就部署开展了正风肃纪、环境整治、服务基层“三个专项行动”,采取了19大项整改措施。一些执法和窗口单位的作风切实转变,100名机关干部服务企业初见成效,其中把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整改内容,省委活动办《简报》第136期刊登了我县减负整改做法,9月份该做法成效上报了中央活动办。8月中旬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全县认真制定“两方案一计划一清单”,经过多轮审核把关,落实“四个回应”要求,切实做到“五有”:即有问题、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完成时限。
开展活动以来,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专项整治上,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县会议、文件和评比表彰活动情况分别减少10%、11%和79%,减少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4个、一票否决事项3个;清理办公用房563平方米,停建楼堂馆所6500平方米,压缩三公经费398.9万元(减少9.2%);县乡村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中心286个;查处吃拿卡要问题情况1人;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19起(16人);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2起(2人),清退金额36.6万元;查处落实惠民政策优亲厚友、以权谋私问题1起(3人);查处侵占挪用各种补助资金2.9万元;查纠城乡低保错保漏保共49人;查纠违规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2人;清理“吃空饷”情况2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2人,共1.4万元;清理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34人;整顿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等都取得阶段性成效。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整改上,采取挂号督办的方式,县活动办共梳理出个性具体问题共72个,经逐一核实情况后,向责任单位发函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并全程跟踪督办,所有督办问题全部形成书面材料,在县群众网挂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群众反响较好。此举在《安徽日报》刊载宣传,被省信访局作为经验推广。日前,中央活动办《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430期头条刊载《安徽枞阳县集中整治农民负担问题》,介绍枞阳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出重拳、用实招,以动真碰硬行动回应群众关切,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农民负担问题的经验做法。
建章立制,转作风成长效
将制度的“废、改、立”问题,作为专题民主生活会最直接的成果给予体现。全县各级班子结合实际完成了建章立制计划表。目前,县级层面已出台减轻农民负担、计划生育、县直单位落实“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办法、国有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办法、招商引资激励办法、涉企收费清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等多个具体制度规定。同时,各地各单位狠抓制度执行和落实,制度规定的“防火墙”和“防波堤”作用日益显现。建立起的一项项刚性制度,从源头上铲除不良作风滋生的土壤,筑牢了防治“四风”的坚固堤坝,枞川大地,新风正气扑面而来。本报记者本报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