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听了“民声” 惠了“民生”

——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民生工程构建“幸福枞阳”综述

时间:2014-11-19 10:29:28

  枞阳镇双龙村的张某,多年来一直身体不好,肝功能不好还患有晚期血吸虫病,长期吃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收入全靠老伴在工地上做点临时工。谁料祸不单行,去年底又查出患有直肠癌,经过住院手术、化疗后,人虽然救回来了,可家里一贫如洗,还欠了一大笔债。张某说,多亏了民生工程“晚血”项目和“新农合”,“不然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了”。据县民生办介绍,今年以来,我县1-9月份经受益于大病再补偿项目的就达到5782人,补偿资金949万元。

  近年来,枞阳县委、县政府在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民生事业,走出了一条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的兴县富民之路。

  建机制保民生工程“不打折”

  枞阳县民生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不断“扩容升级”,呈现出项目内容不断增多、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群众实惠不断增大、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民生”特点。每年县财政安排用于民生工程项目资金增幅均在20%以上,累计总投入资金47.22亿元,县财政配套达5.6亿元。民生工程已经成为枞阳县党委政府最重视、资金投入最大、惠及面最广、群众最关注的实事工程。

  为保障民生工程建设“不打折扣”,县里实行了“一包双责三联动”机制,即县政府领导包保责任制,县长总负责,分管副县长按分工对项目包保;项目牵头部门和项目落地乡镇人民政府实行“双向”负责,既包工程进度,又包工程质量;县领导与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联动,牵头部门与项目具体实施单位联动,项目进度与全县整体进度联动。同时县政府制定了31项民生工程“时间表”和“路线图”。各项民生工程按照早谋划、早启动、早实施的推进思路,制定了从年初到11月份的分旬详细工作计划安排,县政府分管负责人按时间表和路线图督查工程进度,县民生办根据时间表分月考核。同时,将民生工程工作纳入效能建设检查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全县通报。

  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救助水平、卫生服务条件提升了,学校成了最安全、最漂亮的地方,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实施,描绘出绚丽灿烂的“民生之花”,谱写出更加和谐、幸福的新枞阳。2010年—2013年连续三年,枞阳县获得市政府民生工程综合考核第一名,同时受到省政府表彰,荣获全省“民生工程先进县”称号。

  重管理保民生工程“不落空”

  日前,家住枞阳镇旗山社区的村民殷某从民政部门领到了2000元的医疗救助款,他激动地说:“共产党就是好,让我们农民也能享受到国家的医疗救助政策”。今年,我县为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等缴纳全部或部分参保参合资金达157.879万元,共53577人受益。截至10月底,我县已提前完成18项民生工程项目,其它项目也在有序的推进和落实当中。

  针对可能出现的民生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我县逐步建立民生工程后续的长效机制,让这些民生工程真正惠及百万群众。

  对需要后期管护的项目,县政府不断加大建后管养投入力度,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在预算上优先安排管养经费,每年县政府在年初预算就安排近千万管养经费,做到四个落实:落实管护主体,落实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人员,落实管护经费。

  根据各项民生工程的不同特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不同的管养途径。如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则因地制宜,分别采取个人承包管理、村级代为管理、引进外来管理3种不同的方式运行管。由于管理认真负责、服务周到及时,水厂一直正常良性运营,没有出现扯皮、推诿现象,用水户非常满意,主管部门也省心、放心。

  民生工程实施八年来,枞阳百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正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文/高春英  摄影/汪华君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