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行行树木绿意浓浓;金坛路、市场路、体育馆路已经建成,望龙南路、纬一路、党校路、青山路、莲花北路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之中……县城区路网日臻完善。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一手抓新区拓展,一手抓老城改造”的总体思路和“扩张规模、完善功能、治理污染、提升品味”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出效益的理念,以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快县城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我县城乡建设工作持续以规划为“龙头”,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着重点,以建设山水特色、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为目标,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城乡建设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取得显著变化。
加强县城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力度。县政府成立了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完善项目审批制度,所有建设项目经县住建局初审后报规委会审批,印发专门会议纪要。实行严格的“公示制”。所有建设项目,不论大小,一律实行批前“公示”、批后“公告”,阳光操作。进一步严格了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规划竣工验收核实制度,致力于杜绝违反规划行为。集中开展了“三违”整治工作,建立了“三违”查处网格化管理模式,县城区违法建设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县城区土地市场、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开发市场进一步得到规范。
为适应我县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2011年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工作,目前已完成评审,正在组织报批之中。近年来,我县依据原有的县城总体规划,组织了上码头地区和望龙湖公园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枞阳县绿道规划(2013-2020)编制,滨江现代城、山水云间等一批建设项目均按要求编制了修建性详细规划,已基本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规”的规划体系,做到了以总体规划为指导,各专业有专项规划,近期建设区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建设项目有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时开展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县60个中心村和17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
小城镇和美好乡村建设快速发展。县住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水平的若干意见》,及时启动了部分乡镇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枞阳县县域村庄布点规划(2012-2020)》的编制和审批。在抓好村镇规划编制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规划控制与管理,对所有村镇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到项目审批,一律经村镇建设审查小组例会审查。部分乡镇和重大项目报县规委会批准实施,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通过。
农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从2010年到今年底我县21个乡镇和1个居委会全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其中14个建成,8个在建。为抓好这一民生工程建设,我们全力以赴,加大督查、指导、协调力度。使这项工作从设计、开工到项目竣工的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连续多年在全市验收考评中取得较好成绩。积极参加市“宜城杯”竞赛,2012、2013年连续获得较好名次。同时组织开展“枞川杯”竞赛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县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止2013年底小城镇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绿化率达35%,新增路灯1200余盏,全县城镇化率年均递增2个百分点。
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截止2013年底,县城建城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7万人,按照“东进北扩、扇形发展”的发展方向,以“扩张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味”为目标,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银塘新区、滨江新区为重点,相继建设了连城西路、浮山路、青山路、滨江大道、金坛路、市场路、健康路、蒲州路、党校路、体育场路、白云路、望龙路等,新建道路里程达11公里,新区内连外通的路网日臻完善。道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相继改造了湖滨路、金山路、金山西路、渡江南路,道路改造里程达7公里。实施了城市公园建设工程,建成了莲花湖公园和旗山公园,城市品味进一步提升。实施了城区“创森”工程和绿化提升工程,共完成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城区绿化水平和档次大为提升。实施了城区亮化工程,建成了城区主干道路灯和背街小巷便民路灯共800余盏。日处理2万吨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铺设污水管网25余公里,建成污水提升泵站4座,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逐年实施了一批便民市政建设零星工程,主要是便民道路硬化、亮化、公厕改造、污水管网改造、停车场建设等工程。文/何保华 徐连祥 图/吴保国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