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了“七七芦沟桥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面对强敌入侵,英勇的中国军民奋起抗日救亡,谱写出一首首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诗。枞阳,作为当年新四军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也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
1938年6月,日本侵略者在先后攻占上海、南京,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之后,一路溯江而上,罪恶的铁蹄踏上了枞阳这块美丽的热土,从此枞阳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新开村陈心组陆寿比]小日本经常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老百姓恨死了他们。
日军经常派飞机对枞阳大地狂轰滥炸,强拆民房、强抓民夫为日军修筑碉堡和炮楼,拉铁丝网;在汉奸带领下,四处搜查中国军人,肆意捕杀爱国青年和无辜百姓。我县枞阳、汤沟、义津、会宫、官埠桥、钱铺、周潭等地都曾遭受日军飞机多次轰炸。
[县史志办主任胡中付]当年枞阳各地控诉日本鬼子的书面材料,足有几大麻袋,堆起来有这么高……
1939年10月30日傍晚,日寇17人乘汽艇在新开沟渡口登陆后,兵分两路对石矶头街和陆家墩村进行扫荡。
[新开村陈心组陆寿比] 4个日本兵对一名妇女尾追不舍,从新开沟那边追过来,追到陆家墩。当时陆家墩一席人正在喝酒,一个看更的老人报告说鬼子来了。酒壮英雄胆,大家就决定干掉鬼子。村民们拿着锄头、苗子、洋叉,有的用篮子装砖头砸鬼子。当时是傍晚,暮色时光,鬼子跑散了,其中一个鬼子跑到塘里,塘水很深,有一丈多深,鬼子水性很好,踩水站在塘里。村民搬两只小船,带两把叉,一叉叉过去,鬼子用手一捏,把叉齿都捏拢了。村民陆七顺力大无穷,后来两把叉同时叉过去,才把鬼子叉死了。第二个鬼子跑到魏家小圩,村民用小鸭溜子追过去,又叉死一个;第三个鬼子躲在村里被发现了,陆保家从背后抱住鬼子,被鬼子指挥刀刺穿胸膛仍不放手,叫来群众把鬼子打成稀巴烂。还有一个鬼子跑到江边,一个老人在扳缯,鬼子一下跳进水里,把老人打下腰盆,抢过来自己划船逃走了。
第三天,驻扎在池州的日军,纠集汤沟、乌沙之敌百余人,由逃脱的日本兵带路,对陆墩村大肆报复,制造了震惊枞阳的陆家墩惨案。
[新开村陈心组陆寿比]鬼子开着一艘汽艇,都是歪把子机枪,要把陆家墩夷为平地。兵分两路夹攻。鬼子直插陆家墩,当时百姓还不知道,所以来不及跑,惨遭机枪扫射,血流成河。村民陆大云当时是个婴儿,手指被子弹打掉两根;一个要饭的老奶奶被鬼子一刀砍断颈子;一个老人把儿子扒进干牛粪堆藏起来,自己溜进结着薄冰的水塘躲过鬼子。村民陆守成一家9口全部被杀。整个村子烧的片甲不留,一片火海。
日寇这次血洗陆家墩,惨遭杀害的老百姓共有33人,另有50多人重伤。焚烧房屋800多间,村民所有生产生活用具全部化为灰烬。
【主持人】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将分布在南方8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集中统一编为新四军,与我党领导的另一支主力部队八路军一起,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当时在枞阳抗日的人民武装力量系新四军第七师所属部队。
枞阳地处沿江,为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枢纽,也是日军溯江而上、深入中国腹地的咽喉,因而成为革命势力、侵略势力和反动势力激烈争夺的军事要地。抗战时期,沿江支队桐东大队、独立大队、沿江团、独立团等抗日武装进驻枞阳,创建抗日根据地。
早在1938年10月,黄镇将军的胞弟黄彬从延安抗大学习归来,在横埠黄家山创立了桐城东路抗日指挥部,成立了一支5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第二年撤消桐城东路抗日指挥部,以原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桐城第二游击大队。我县东部以三公山、陈瑶湖为中心的山地与湖沼并存的特殊地形,为新四军在枞阳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游击环境。
据新四军老战士王大信介绍,当时的陈瑶湖水域开阔,芦苇茂盛,湖中有泊,也就是小岛, 1940年3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转移到桐东之后,就住在湖中的王家泊、许家泊。
1940年7月,新四军三支队参谋长林维先奉命率五团三营来到陈瑶湖地区,组建新四军三支队挺进团,并与桐东党组织及所属游击队一起,共同开创桐东抗日根据地。同年10月,在挺进团和中共桐庐县委的主持下,桐东地区青山、水圩、四虾、周潭、施湾、源潭、老湾、六洲八乡参议会在水圩谢家祠堂召开,成立了桐东乡政联合办事处,这是桐东第一个区级抗日民主政权。
[同期声]
1941年1月6日,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部分新四军突围人员渡江来到桐东陈瑶湖地区,得到挺进团和中共桐庐县委的接应与安置,先后有二三百名新四军指战员被安全护送到水圩。2月14日,林维先得到日军要来扫荡桐东的可靠情报,当晚安排在水圩召集会议安排转移。
[同期声]
15日凌晨,日军第116师团纠集驻安庆、大通、枞阳等地日、伪军3000多人,出动飞机、坦克、大炮、舰艇,对桐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消灭挺进团和突围来桐东的新四军将士。在日军强大火力下,挺进团部分未来得及撤走的将士英勇反击,战斗异常激烈,硝烟弥漫了整个陈瑶湖上空,鲜血染红了陈瑶湖的碧水清波……
这一战,挺进团二大队大队长方瑛、中共桐庐县委书记鲁生、二大队六连指导员吴中亚以及六连一排长等40余位军政人员壮烈牺牲。随后,日军疯狂扫荡陈瑶湖周围村庄,700多普通百姓惨遭杀害。
桐南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创于1943年,范围大致为枞阳南部沿江一带,是新四军七师与五师取得交通联系的重要通道。由陈定一开创和领导的桐南游击武装主要活动于上自铁铜,下至北埂的沿江一带,至今,陈定一二袭官埠桥顽兵、铁板洲智缴鬼子枪的故事还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
在英勇抗击日、伪、顽的战斗岁月里,新四军与枞阳老百姓结下了鱼水般的情谊。
[横埠镇谋道村委会副主任钱叶龙] 1943年农历9月初7,一连新四军人,连长刘幼学,在这里与广西佬(国民党顽军)遭遇。当时新四军只有百余人,广西佬一千多人。因众寡悬殊太大,新四军只能边打边撤。当时有两个撤退方向。一是钱家祖庄,一是汪神庙方向。为避免伤及百姓,新四军选择往冒险的汪神庙山方向撤。
[横埠镇谋道村钱家祖庄农民钱成龙]那年秋水大,小桥又断了,不然像现在这样也可以凫水。广西佬用机枪朝河里扫射,第二天老百姓把新四军遗体捞上来,在这里摆成一大排,血水流到河里,四五尺宽河水都被染红了。
[横埠镇谋道村钱家祖庄乡村医生钱得位]当时村子里男人都走光了,我是农历9月初七出生的,当时因为这个原因,我父亲在家里没走,结果被抓了。第二天,我父亲和两名新四军战士都被押到这里,正要拉出去枪毙,两位新四军战士挺身而出,说我们是新四军,他是老百姓,敌人放了我父亲,那两位年轻的战士被杀害了。
村民们在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含泪就地掩埋了新四军战士们的遗体。建国后,又陆续将散落在各处的烈士忠骨收集到一起,捐资修建了烈士墓,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纪念塔。
[横埠镇谋道村钱家祖庄农民钱成龙]我们当地村民每年两次,清明节、九月九都要祭拜新四军。
[横埠镇谋道村钱家祖庄乡村医生钱得位]我们把新四军当老祖宗一样供着,世世代代,直到永远。
[字幕]抗日群英谱(照片、名单)
鲁生(1941年牺牲,时年26岁)吴中亚(1941年牺牲,时年29岁)黄彬(1942年牺牲,时年31岁)黄建华(1943年牺牲,时年30岁)陈润梧(1943年牺牲,时年17岁)胡继亭(1944年牺牲,时年29岁)叶明(1944年牺牲,时年27岁)钱庭举(1944年牺牲,时年34岁)……(抗战胜利60周年图片展可提供一些史料)
主持人结束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战时期新四军和中共地方县委在枞阳开辟的两块根据地只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她们的建立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四军和中共党组织在枞阳地区的革命斗争史,是整个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段历史更是枞阳人民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中。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