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作为英烈子女代表童承英参与了乘车方队。枞阳抗日英烈童长荣之女童承英老人亲眼见证了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的同时,又有诸多感慨。童承英说,亲眼见证了国家的强大,就更能明白父辈当初的奋斗和牺牲。
童承英:想起父母心生感触
9月3日早上5点多,童承英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吃过饭后,她穿着定制的衣服等待出发。细心的女儿郑卫芳提醒老人喝点水,以防止在参阅时感到口渴。
待母亲出发后,郑卫芳就在宾馆里看阅兵式直播。乘车方队即将完成任务,她赶紧到宾馆门口迎接母亲,很多陪护亲属也在等待着。参阅车驶来,大家开心地挥手、鼓掌。
童承英非常激动。想起从未见过面的英烈父亲童长荣,和等了一生、却始终等不回丈夫的母亲何佛清,童承英很有感触。“我们这一代的幸福,真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对此,郑卫芳也深有体会。阅兵式预演,是她代替母亲去的,她也感到了热血沸腾,以及从中传递出来的国家力量。“外婆生前,我们曾问她这么多年的等待是否值得,外婆的回答是值。她说,外公是为了国家牺牲的,她的等待有意义。”
“现在,我们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就更加明白她老人家的意思了。”郑卫芳说。
在宾馆等待阅兵式举行的日子里,童承英母女接触到了那些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述了当年的抗战故事。“他们经历过那么多苦难,如今却如此豁达。我们回去后,除了要把阅兵式的见闻跟家人分享,还要把抗日老兵的姿态告诉他们。”
据介绍,童承英是抗日英烈童长荣的养女,1945年来到童家,从未见过父亲,只在奶奶和母亲的口中听说过父亲的英雄事迹。
童长荣是枞阳县人,出生贫寒,自幼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1921年,他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学运斗争,被推举为学生联合会的领导成员,不久便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童长荣留学日本,后转入东京帝国大学。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日本特别支部的领导成员之一。回国后,童长荣担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1929年,他调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1931年3月,童长荣任中共大连市市委书记,11月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
1934年春,日军加强围剿东满游击队。当年3月21日,身患重病的童长荣和部队转移到汪清县十里坪庙沟一带时,被敌人包围后继续战斗,直到壮烈牺牲。(本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