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民生]健康服务的免费套餐

——县卫计委组织实施七项民生工程

时间:2015-11-30 09:53:50

  

  “要不是新农合,我住院治病只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麒麟镇石婆村居民方某说。2014年底,方某在安徽省立医院查出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立即进行住院治疗,13次住院医疗费用达67万多元。因为方某参加了新农合,他今年获得的新农合报销额度和大病救助额度分别为20万元、20万元,均达到封顶线。

  新农合大病保险只是卫计委七项民生工程中的一项。据县卫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光杰介绍,2015年,县卫计委牵头组织实施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以及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等七项民生工程。每项工程均涉及全县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县卫计委强抓卫生计生合并的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每项民生工程落实有力。

  让“病不起”成为历史

  困难群众得了大病重病无钱医治的现象,让很多人直呼“不敢病”“病不起”。实施大病保险,一直是群众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

  2015年,我县在新农合基金中安排了大病保障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大疾病患者予以再次补偿。参合患者因病住院(不含意外伤害及其后续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年度个人累计自付费用超过2万元(起付线)的部分纳入新农合大病再补偿范围。实行累计分段按比例补偿,封顶报销20万元。

  除了本文开头的方某,汤沟镇跃进村唐某也是这项改革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1月唐某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后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住院治疗,4次住院共花费了67万多元,新农合保险和大病商业保险总共为他报销了40万元,让这个家庭减轻了一定的负担。唐某说:“幸亏参加了新农合,不然治病欠下的债不知要还到哪一年”。

  为使参合患者方便、快捷享受新农合大病再补偿,县合医局完善新农合软件结算系统,在省、市、县、乡镇级共80多家协议医院实现了新农合住院补偿与大病再补偿同步结算,提供“一站式服务”。1-10月份新农合大病再补偿共9646人次,累计支付基金1105万元。乡级实际补偿比为80%,县级实际补偿比为70%,重大疾病最高住院实际补偿比例达到75%以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实现了“病有所医”,让患者就医负担越来越轻,而另一民生工程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也有效减轻了因病致贫家庭的负担,让“病不起”成为历史。

  2015年对于老洲镇同乐村的村民左某来说,这一年经历了从悲到喜的过程。年初,在外务工的左其胜患上了结核病,突来的变故对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宛如晴天霹雳。县疾控中心得知此事后到患者家中走访,与他交流谈心,最后通过民生工程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和新农合资金支持,帮助左其胜住院治疗,直至完全康复。

  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主要是指对结核病、艾滋病病人以及晚期血吸虫病人的医疗救治。2015年全县共救治结核病病人173例,发放救治资金15.3万元;救治艾滋病病人51例,发放救治资金12万元,无一例病人因救治资金不到位而耽误救治。为切实提高结核病病人治愈率和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在做好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督导的同时,疾控中心创新工作形式,走村入户到每位结核病、艾滋病病人家中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经济情况、存在的困难,叮嘱他们规范服药,按时复查。并充分利用宣传折页、网络、报刊、手机短信等方式,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防治艾滋病日”等卫生宣传日,深入到乡镇、学校、社区开展重大传染病宣传活动,努力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群众防范疾病的意识。今年,我县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民生工程任务数为190人,项目资金95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晚血救治191人,完成率达100.5%;使用救治经费98.6万元,资金使用率103.8%。

  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建设幸福枞阳的保障。自2012年起,县医院、县中医院两所县级公立医院所有药品(中饮药品片除外)取消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自实施以来,两所县级医院严格执行《安徽省县级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和《安徽省县级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全部实行网上采购,药品配送及时,供应正常,使群众就医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今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太阳刚刚起山,公鸡还在打着鸣,浮山镇浮渡村方安村民组百岁老人方再生家就迎来了一批不同寻常的“客人”,他们是浮山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组成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小分队”。考虑到方再生老人近百岁高龄,行动不便,他们就主动上门给老人做健康体检。医护人员一进门就忙乎开了,认真细致地为老人进行全方位检查,边检查边叮嘱老人要注意身体健康,并认真地将老人的体检结果填写在“浮山镇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证”上。百岁老人方再生乐呵呵地说:“老百姓的生活真是越过越红火,政府每年给我们生活田地补贴,还每年给我们进行免费检查”。

  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是枞阳县民生工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2个项目中的一项,2015年全县一共检查近65岁及以上老年人66705人,帮助老年人及其家人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今年,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县卫计委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推行“两个统一”模式,即统一管理模式和统一服务模式。统一管理模式就是坚持政府主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项目责任人,成立服务团队,建立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模式则是统一设立体检门诊,统一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人保健证,规范慢性病管理随访,预防接种门诊常态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供家庭签约式服务,鼓励多渠道开展服务。同时,对相关医务人员实行了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随着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项目服务工作日趋规范并取得实效。

  截至目前,全县居民规范化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为82.14%,65岁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6万人;高血压规范管理5.5万人;糖尿病规范管理1.02万人;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3325人;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平均达95%以上;0-6岁儿童纳入规范管理7.8万人;纳入规范管理的孕产妇0.92万人;举办讲座等健康宣传活动1000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份;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100%。均超过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数。

  提升群众的健康水平

  “现在真方便,在同一地点既能办结婚证还可以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日前,在县妇幼保健院“一站式服务”大厅,笔者看到前来结婚登记的小张夫妇拿着结婚证和婚前医学检查单喜滋滋地向妇幼保健院大门外走去。

  为进一步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这项民生工程,县妇幼保健院主动与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联系,争取双方联合办公,实行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一站式服务”。县妇幼保健院在业务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主动安排400多平方米的房屋给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公,为前来进行婚姻登记的新婚夫妇提供婚姻登记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一站式的优质服务。2014年11月,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正式搬迁至县妇幼保健院办公,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婚检的新婚夫妇,也提高了我县的婚检率。

  截至10月底,县妇幼保健院已经为5487对新婚夫妇实行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完成了全年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任务数的104.51%。

  为进一步规范并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保健服务水平,县卫计委确定县妇幼保健院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指导单位,负责加强对全县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培训和指导。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对5331名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的兑付工作,完成全年任务的100.6%。

  据了解,县卫计委牵头组织实施的另一项民生工程,计划生育家庭奖扶特扶资金也早在6月24日前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

  卫生计生民生工程自实施以来,县卫计委坚持民生工程的普惠性,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服务套餐,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实现了“政府得民心、百姓得实惠、卫生计生得发展”的既定目标。 高春英 殷云飞 陆劲萍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