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安庆市聋儿康复中心接受训练的史某某姐弟,属于先天性耳聋儿童,他们受惠于我县正在实施的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项目人工耳蜗移植手术,该项目共为这一家庭节省费用50多万元。经过康复训练,他们从当初只会说简单的单字,到现在能熟练说出完整的句子,经常主动与小朋友们一起玩了。今年,他们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样,到学校上学了。2012年,我县开始实施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免费康复训练工程以来,共对全县353人次进行抢救性康复训练,并辅以制作矫形器、验配助听器、矫治手术,残疾儿童康复有效率达97%以上,显效率达75%以上,尤其是听力言语残疾儿童,相当一部分通过系统语训后可以到普通小学随班就读。
实行分层管理。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实行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对已经进行康复的残疾儿童做好与各康复机构对接工作,对新发现的残疾儿童,通过社区专职委员采取送康复上门服务,或者通过转介的方式选送到专业机构康复训练,还送一些康复器材送进残疾儿童家庭,为他们康复提供便利。
爱心跟踪服务。针对康复训练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县残联及时联系定点机构,及时跟踪了解受助儿童康复情况,不定期对受助儿童进行跟踪检查,爱心回访,巩固和提高康复效果。家住开发区的张某某是一名脑瘫残疾儿童,2012年我县实施这个项目后开始就申报并进行了康复训练,并在2013年成功进行了肢体矫治手术。几年来,县残联一直与其家长及康复机构对接,赴安庆、合肥等地陪同治疗,并根据其家庭情况和康复需要实地考察机构。通过几年的努力,当初连坐都不行的张某某,如今已经能在别人帮助下行走。
创办康复机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最大限度减轻残疾儿童家族负担,县残联支持鼓励枞阳县特教学校申报定点康复机构,并给予个2万元的扶持经费。2015年枞阳县特教学校被批准为定点康复机构,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智障、孤独症康复服务,极大地方便我县残疾儿童就近就便实施抢救性的康复和治疗,为患儿家庭节省了大量资金和人力。今年六一儿童节、助残日,县残联还上门走访看望救助对象,给予慰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坎上。本报记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