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民生]不让学生因贫辍学

——我县强化教育民生工程建设

时间:2015-12-04 15:56:30

  今年,我县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两项教育民生工程已圆满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高中阶段学生的国家助学金发放安全高效,有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做到不让一位学生因贫辍学。

  义务教育享受“两免一补”

  今年,全县6400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包括民办学校)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截至目前,我县累计下拨资金7817万元,其中公用经费资金5237万元,免费提供农村学生教科书资金850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135万元,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1595万元。

  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指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保机制改革工作,成立了枞阳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下发了《枞阳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法》,从范围对象、经费分担、资金管理、监督检查四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从而保障了该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在宣传方面,一是统一印发了《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知识问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应知应会卡》,并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二是制作简报、标语横幅等宣传义保新机制改革政策。三是深入开展“义保”知识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印发教育民生工程明白纸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让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强化政府监督,严格资金管理。为了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保证义保经费全额用于中小学校,我县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管理意见的通知》,对经费的拨付、管理、支出项目和标准,使用监督和检查,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出台了《枞阳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对学校进行量化打分,考核情况记入年度校长目标考核。在资金管理上,我县特设了义保专户;在资金分配上,我县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在保证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经费开支前提下,富余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不挤占、挪用、截留义保经费。为了加强对义保经费的监督,县教育局成立了会计核算室,统一标准,集中核算,规范财务行为。

  着力财务监督,确保理财民主。全县学校做到每季度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汇报民主理财工作及学校财务状况,并提出今后财务管理工作建议;每学期结束前,民主理财小组对学期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学期财务审核意见,向教代会、教职工会报告。除定期审查经费使用情况外,民主理财小组还对教职工关注的学校收费、债权债务情况及学校基建、大宗物资采购等重大经济活动开支进行专项审查,确保教育经费使用合理合规。

  高中教育发放国家助学金

  2015年,我县高中阶段学生资助工作,已顺利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5年我县共发放国家助学金780.7万元,其中普高734.8万元、职高45.9万元,受助学生达7807人次。中职免学费补助资金499.57万元,校内资助资金190.83万元,受助学生达4716人次,未出现错发漏发现象。自2013秋季起,公办普通高中对孤儿实行免学费制度。

  县教育局和各高中阶段学校调整和充实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资助工作。

  年初,我县就及时制定了《2015年枞阳县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和《枞阳县2015年高中阶段学生资助工作时间表和线路图》,各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规范操作程序,坚持三级认定,严把资助对象条件,执行公示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未出现投诉举报现象,赢得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为使国家助学金发放安全、高效,我县采取由县财政国库支付、委托有关银行直接打卡发放的方式。县银行、财政、教育三部门共同签订协议,明确职责,界定了工作时限。

  2015年,县教育局分别于今年6月和11月集中进行了两次高中阶段学生资助工作督查,从而确保国家财政免学费补助资金按实拨付。 本报记者  本报特约记者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