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

——枞阳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月行动综述

时间:2016-03-28 08:26:06

  为贯彻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精神,按照“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新要求和顺应广大群众的新期待,枞阳县委、县政府作出重要决策,集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在所有行政村开展一次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彻底清除存量、陈年垃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广大干群目标同向,尽智出力,集中整治初见成效,农村环境明显改观。

  构建权责分明的责任体系。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主抓及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为成员的集中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行政执法局),执法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办公室内设组织组、宣传组、督查组,各组职责分工明确,人员定岗定位,督促指导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出台了集中整治突击月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任务和总体目标,构画了实施路径。各乡镇也迅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出台具体实施办法,抽调人员集中攻坚。同时,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进行补助,整治期间对清理的垃圾按每吨20元给予人工补助,对垃圾运输处理按总费用的40%补助到乡镇(按焚烧厂发票核算)。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按要求完成清理任务的乡镇,按考核分值扣除奖补资金。

  实施统分结合的推进措施。县级层面,采取“四个一”的方式强力推进,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一日一碰头”,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定时碰头通报工作完成情况、研究相关疑难问题、部署安排下步工作。“一日一督查”,每天由一位县领导带队分片督查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并向每一个县干发放一份到联系乡镇开展督查指导的函,特别是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放弃休息时间,明察与暗访相结合,走村入户,指导各地科学有序推进整治工作。“一日一通报”,每天的督查情况通过枞阳在线、微信公众号、手机信息平台、报纸等各类媒体进行公开通报,并将日常通报情况细化分值,列入验收考核计分。“一周一调度”,针对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协调处理,对后进单位调度警示。3月8日与9日晚,县委副书记主持召开东部和西部片区整治工作调度会,对各乡镇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鼓励先进、批评后进,推动工作。

  乡镇层面,各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好思路,在排查登记、建档销号、督查落实等方面创新创造,各有特色。如金社乡落实三个“严格”,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公示制度和巡查制度,强化工作纪律,保障整治工作顺利推进。雨坛乡建立乡领导班子成员包片、乡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户的三级包抓制度。凤仪乡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包保责任制、督查机制、问责机制和长效机制的“五制”,实施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泥,拆危房、拆除有碍观瞻的路边厕所、猪圈、破旧院墙等“三清四拆”,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激发全民参与的整治热情。改变以往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一头热”现象,把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干部群众都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都加入到爱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一是让干部带头。县级领导干部到联系乡镇督查,县直单位为每个结对帮扶的行政村购买赠送20个垃圾桶,目前共赠送到位3773个;乡镇所有干部放弃双休日带头上阵,村级班子成员全天候上路整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促党员领办。会宫镇亮出“党员领办制”金字招牌,党员率先垂范,主动充当“宣传员”、“示范员”、“协调员”、“监督员”,为全镇农村环卫改观出谋划策,出资出力,在全镇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整治氛围。枞阳镇充分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三是邀群团助力。县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组织工人先锋队、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开展服务活动,创评“文明卫生好家庭”、“文明卫生好少年”等活动,中小学开设“争做环保小卫士”课堂,通过“小手牵大手”,触动家长主动讲文明、讲卫生,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请群众参与。通过致全县广大群众的一份信、悬挂条幅、喷绘标语,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的宣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参与到活动中来。目前,全县累计出动人员19.7万人次,发放宣传单74500份,清理垃圾5000余吨,动用铲车、挖掘机、拖拉机等各种车辆1000多台次,张贴悬挂标牌标语580余个。

  探索常态长效的保洁机制。全县各地在整治过程中,边推进边总结边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卫生保洁机制。一是走出去“看一看”。县有关领导多次带领县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到来安县、义安区、金寨县等地考察,学习成功经验,借鉴好的做法。二是从局部“试一试”。各乡镇在清理整治存量陈年垃圾的基础上,确定一个行政村进行长效保洁机制的试点工作,试点村在2016年度美丽乡村中心村、“三线三边”重点村、乡镇建成区所在村中选择确定,通过以点带面、先局部后推广的方式,不断探索、巩固、拓展,形成适合本地管用有效的长效保洁机制。三是在面上“理一理”。拟定全县环境整治月考核评分标准。各地在整治过程中总结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探索的务实管用的好办法,都及时汇总到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按照山区、平原、圩区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整理,梳理出符合实际、简便易行、具有代表性的长效保洁措施进行推广,确保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整得彻底、治出美丽、保持长效。(吴安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朱文格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