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枞阳精品旅游线路(一) 县城—雨坛乡—义津古镇—麒麟镇—钱桥镇—白梅乡—浮山镇—会宫镇—县城。

枞阳精品旅游线路(二) 大通古镇(铜陵)—陈瑶湖镇—周潭镇—枫沙湖、陈瑶湖生态湿地—钱铺乡—横埠镇—金社乡—白荡湖生态风光—山镇—汤沟镇—老洲镇—铜陵。
加快旅游业发展,做活旅游经济文章,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当下至关紧要。区划调整后,市各级领导密集调研枞阳厚重的文化资源,并提出发展之策。市委书记宋国权明确指出:“枞阳文旅资源极佳,文化旅游应该作为县域发展的重点。”他还提出,枞阳旅游业“要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规划,把文化更加活泼多样地植入现代人的出游活动,文旅结合必须要有新的时尚元素。”根据宋书记的指示精神,结合对枞阳县文旅资源的认知,我们建议:枞阳文旅品牌的打造和推介按照“1234”的发展思路,即亮出1张文旅名片:桐城方氏家族是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精选2条旅游线路:名人故里文化游和枞川山水生态游;选准3个项目载体:名山载体、名人载体、名城载体;提升4种推介手段:互联网+旅游、休闲体验游、穿越时空游、文化节日游。
一、亮出一张文旅名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有了文化元素的植入,景物才有内涵,才更具魅力。枞阳文化旅游该打什么牌?总体而言,应当找准差异性,挖掘独特性。不求第一,但求唯一。经过调研,我们提出要打“桐城方氏家族”这张牌,桐城方氏家族是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
八百里皖江,历史上曾孕育无数的英杰才人。明清以来,桐城文化名声远扬,其辉煌的历史多为枞阳人(今属)所创。2007年,省社科院和相关单位从几百位安徽籍历史文化名人中评选出100位对中国历史文化曾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化之星”,枞阳就占了11位,他们与老子、庄子、朱熹这些大家们比肩而立,成为神州大地上一座座文化丰碑。
在皖江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当是桐城方氏(今属桐城、枞阳,主要指桂林方)。方氏家族是我国明代中叶以来,学术文化与道德上,历史贡献最著之家族,人才辈出,名家如云,延至当代。
如理学家方学渐、方大镇,经易学者方鲲、方孔炤,女诗人和画家方维仪,诗人方文、方世举、方贞观,思想家方以智,数学和天文学家方中通、学者方中履,文学家方登峄、方中德、方式济、方孝标、方拱乾、方维甸,实业家方履中,画家方亨咸,桐城派始祖方苞,文学家兼水利专家方观承,哲学家方东美等。桐城方氏不但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易学派,还开创了主导清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
对名满天下的“书香世家”桐城方氏,著名学者梁实秋先生是这样评价的,“桐城方氏家族的门望之隆也许仅次于曲阜孔氏”。清朝著名学者朱彝尊说:“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北大教授钱理群则更加肯定地说:桐城方氏是继曲阜孔氏之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是中国文化世家的一个绝唱。在《影响百年中国的文化世家》一书中,桐城方氏被誉为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
以方以智为代表,“一门五理学,三代六中书”的方氏家族学术受到一代又一代后人的景仰。方以智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治学严谨和博学多才,更在于他提出了“质测”、“宰理”兼容而又依靠“通几”达到通变、创新的哲学思想。其哲学著作《东西均》,会同中西文化。他“坐集千古之智”,用“彻底的怀疑主义思想家”的眼光和“义随世变而改”的哲学思想审视、诘问着变化万千的世界。
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合二为一”的哲学命题,与先儒哲学“执两用中”一脉相承。“中”在儒家看来,即事物中间或“仁”之意,“仁”就是“仁政、仁爱、仁义”。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就是说,一个人没有“仁”的内在情感,那么礼乐(制度规范、文学艺术)对其有何意义呢?
由此可见,方以智无愧为我国十七世纪启蒙思想大师,他的思想已触及中国文化的深层次思维方式(辩证思维)及其价值取向(成仁)。他的独立而伟大的文化人格和敢于求变的批判精神,让枞阳文化如长江之水,波澜壮阔,生生不息。这种文化基因与当下的时代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平等竞争、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等)高度契合,凝聚了当代核心价值观,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二、精选两条旅游线路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业要更具特色和吸引力,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说过:“容易与旅游结盟的,一是历史,二是文学,借旅游触摸历史,或感悟文学,是当代都市人忙里偷闲,驰骋想像的一种技巧。”
枞阳要以历史文化游、名人故里游、山水生态游为主题,对主要文化景点进行发掘和包装,重点开发名人故里文化游和枞川山水生态游。规划线路建议如下:
1.县城(莲花湖公园、射蛟台、洗墨池、辅仁会馆、陶公祠、北山楼、旗山生态文化园、枞阳名人文化园、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三国吕蒙城遗址、枞川夜雨、李光炯故居、光明甫故居、储炎庆故居、黄庭坚读书处、天峰寺、小缸窑生态休闲农庄等)—雨坛乡(引江济淮生态修复、菜子湖湿地保护区、黄公山农业生态观光园)—义津古镇(姚王集遗迹、义津桥、方苞故里、姚鼐文化园、吴汝纶文化园、老街古民居、美丽乡村示范点)—麒麟镇(三六九集市、岱鳌山风光、朱光潜文化园、慈云桂故居)—钱桥镇(建于明弘治年间钱家桥、双塘新石器遗址、姚鼐故居陈列馆、姚莹纪念馆)—白梅乡(白云岩景区)—浮山镇(火山地貌、摩崖石刻、佛教建筑、方以智文化园、吴芝瑛文化园、革命遗址)—会宫(朱元璋扎寨屯兵遗址城山、“大刀王胜”祀祠和墓园、史尚宽故里、舒州同安监遗址、竹湖落雁、陶公山)—县城。
2.铜陵大通古镇(大士阁、澜溪、和悦老街)—陈瑶湖镇(安徽缘酒文化博物馆、桐东抗日旧址、谢家祠堂、鲁生墓)—周潭镇(东乡武术文化产业园、大山生态园、汤家墩遗址)—枫沙湖、陈瑶湖生态湿地—钱铺三公山竹海(森林氧吧)—横埠镇(左光斗、刘大櫆、章伯均、黄镇等名人故居或陈列室)—金社乡(刘大櫆文化园、清代孝忠牌坊)—白荡湖生态风光—项铺镇(项铺古镇综合改造、项铺生腐民俗博物馆)—
山(明代抗倭名将阮鄂石刻文化园)—汤沟(刘大櫆教书舍、古镇风貌、戴名世书馆)—老洲(荻埠归帆)—铜陵。
在抓好内线规划的同时,还要加强枞阳旅游外接,积极申报争取将枞阳文旅资源纳入“大黄山国家公园”规划,把浮山作为“大黄山国家公园”大旅游的一个景点,人们在观赏黄山、九华山之后,再来品尝浮山的独特景致,相信枞阳的游客数量一定会大增。
三、选准三个项目载体
文化旅游以项目为载体,才能被人们所感知,让记忆中的历史文化活起来。从而擦亮文化底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培育文化新业态。联系枞阳,我们要着力建设“三大载体”:
1.名山载体。秀美的枞阳,山峦叠翠,名山错落。有小巧玲珑的浮山、云雾缭绕的白云岩、峻峦耸秀的大青山、石崖苍苍的岱鳌山、要塞文化的幕旗山,等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家4A景区———浮山和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这两处既反映了枞阳山清水秀的地域特色,又折射了枞阳建县两千多年的文明史。
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之久的古火山。她所形成的岩石构成了今天浮山的主要景观———陡崖、叠嶂、岩洞、龟裂纹、雪浪、喷气孔等,堪称一座“天然火山地质公园”。
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远在晋梁时代就建有寺庙,时为“浮山寺”。在漫长的岁月里,浮山佛教香火绵延不断,寺庙、塔院林立,高僧辈出,成为驰名中外的佛教名山。
浮山还是我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儒、佛、道“三教”荟浮山,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历朝历代无数名流雅士、文人墨客,在此吟诗唱游,或建功立业,或寄情山水,留下了上至唐宋、下至民国的摩崖石刻,现存483块。文体各异,书法万千。有诗词、游记,有庵堂碑记、题词留名。大者一米见方,小者不及一寸,或铁画银勾,或清瘦严谨,或丰润饱满,或端庄秀丽,构成浮山名景。
浮山名人资源很多,笔者认为,最有影响力的当是欧阳修和方以智。欧阳修在历史上知名度非常高,建议根据其“因棋说法”的故事,在浮山建一尊雕塑———“欧阳修与友人下棋,远禄公在一旁观棋”。僧人远禄系浮山第一代开山禅师,他远离功名利禄,以示洁身自好,故人称远禄公。
另一重要人物,就是方以智。他的墓地就在浮山北麓白沙岭。我们认为,兴建方以智生平与学术展览馆,进而建设浮山历史文化名人展览馆,能提升浮山景区的文化档次。
当前,迫切需要打通枞阳景区环线,整合白荡湖和白云岩旅游资源,改善县内交通“微循环”,打造驱车县城半小时旅游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一步加强宾馆、酒店、商业中心、娱乐场所、美食城、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服务环境。让游客乐在枞阳,住在县城。既可品赏城区夜景,又能登临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感悟枞阳两千多年的文明史。
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从山顶汉武阁下来,依次建有9座亭。从汉代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唐、宋、明、清,直到近代和当代,沿枞阳建县脉络,每个亭子代表一段历史时期。目前已是开放式4A景区。
2.名人载体。古往今来,枞阳大地名人辈出,英华荟萃。自汉武设县始,学林宦海,群贤生辉,明清以后更是群星灿烂,光照人间。
元朝末年,“大刀王胜”忠勇无比,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明末的左光斗忠毅刚直,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为人正直清廉,世称一代名相;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钱澄之,一代文学大师,他和方以智的文学主张成为“桐城文派”的基石;方苞、姚鼐所创立的“桐城文派”,与整个清王朝相始终,影响及今;吴汝纶第一次把西方教育体制引入中国并创办桐城中学,他的教育思想———“勉成国器”惠及后人。至今桐、枞民间依然传承儒学之风,兴学重教。把“崇文尚读、穷不丢书”作为文化认知和生活实践的重要部分。
至近现代,又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各领风骚。童长荣,领导东北抗联英勇抗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其养女作为英烈后人参加天安门阅兵式;章伯钧,一手创建农工民主党;方东美,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东方诗哲”;施剑翘,侠肝义胆,刺杀军阀孙传芳的壮举为人们所敬仰;朱光潜,一代美学大师,中外闻名;黄镇,将军、外交家,从战场到外交,不辱使命,他常说“不热爱家乡的人,就谈不上爱国”;“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开我国计算机领域之先河;汪旭光,号称“炸药大王”;疏松桂、周新知,为我国“两弹”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还有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机械工程专家丁汉、传染病学专家王福生,江汽集团董事长左延安、美的集团总裁方洪波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千百年来,诞生在枞阳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人们,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考。他们求真务实、通变创新、开放兼容、忧国爱民,彰显出枞阳集体文化人格的魅力;他们如同流经这片土地上的长江,浩远激荡,进取不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建议政府筹建“枞阳名人文化大观园”,以名人陈列馆、名人蜡像、文化长廊、植物造景等形式展示名人文化。既能带动枞阳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又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与日俱增的需求,也激励后人,传承文明。
3.名城载体。打造枞阳旅游新亮点,我们认为还必须在旅游规划上,形成西周建国、汉代置县、东晋惜阴、三国古战场、明清“桐城派”发源等文化节点,让文化在节点上体现出来。
一是抓紧“枞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立项申报,以“保护古迹、恢复风貌、继承文脉”为导向,进行城乡建设统筹规划。当前,重点是加强对县城上码头老街的保护和重建。上码头是枞阳古镇最早的水运码头,也是枞阳县城的历史源头,承载着枞阳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古文化遗址十分密集。目前,上码头棚户区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加大对上码头老街的保护与重建,要做到修旧如旧,恢复风貌。
同时,合理开发老街文化资源,建议仿效一些大城市的做法,建设“枞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条街”,集茶楼、戏楼、花鸟虫鱼市、传统手工作坊、名人纪念馆、各种陈列室于一体,政府适当补助,个人自愿,雅俗共赏,体现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民居风情,并把枞阳一些传统文化做成文化产业,彰显枞阳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要依托独特的枞阳山水,把“山水园林”融入枞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力求展示文化枞阳与山水自然的完美融合,从而扮靓县城,增添枞阳县城的韵味和魅力;要体现枞阳
发展的时代特征,用城市雕塑展示“枞阳现象”,铸造枞阳独特的地方城市魅力。
二是结合枞阳文化景区特点,科学规划全县文化资源。比如县城古镇文化,射蛟台、惜阴亭、达观亭、四望亭、北山楼等文化遗迹,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等历史遗址。横埠、陈瑶湖镇红色旅游和民俗民居文化,这一带曾经是新四军皖江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红色旅游开发价值。同时这一带有享誉海内的东乡武术、以谢氏宗祠为代表的水圩古民居、周潭大山生态自然环境等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官桥、会宫古文化遗址。据专家考证,宋代唯一尚未发现的钱币铸造机构“舒州同安监”疑似在这一带。麒麟、义津“南乡带”枞阳历史名人文化,这里曾经被称为老桐城南乡,历史上有“文不过南乡”之说。通过建立名人陈列馆、雕像群或刻制名人业绩墙等,展示名人风采,提升枞阳人文生态。
三是通过政府引导和人文渗透,全面加强枞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带动枞阳文化名镇(街)、名村、名校、文化大户建设,使枞阳大地处处洋溢传统与创新兼容的文化气息。
建议在枞阳高速路旁、省道交叉口、未来G347国道、县城区等要地,建设“天下文章”大型雕塑,“天下文章”语出姚鼐,体现枞阳文化之乡;在城区广场布局“文章薪火”大型雕塑。《文章薪火》系方以智著作,其“义随世变而改”的思想内核彰显枞阳人民伟大的创新精神。雕塑要立意高远,气势磅礴,能展示枞阳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考虑枞阳水资源、水产品大县特点及治理水患的历史,建议政府在县城“两赛湖”湖畔,开辟水上娱乐设施、水产品展示馆、抗洪救灾纪念馆,设计秦始皇、汉武帝等率船队登临枞阳壮观场面浮雕,塑立左光斗、方观承等水利人物雕像等。通过兴建水文化展示园,展示枞阳水文化,励志教育后人。
四、提升四种推介手段
旅游业要大发展,必须创新推介手段,充分挖掘潜力,发挥名人的品牌效应,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宣传。
1.互联网+旅游。借助互联网,把人文枞阳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枞阳县文联主席钱叶全先生说过,枞阳互联网的梦,就是要告诉世界,“枞阳有一片诗一样的山水”。
枞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旅游发展空间很大。近年来在旅游宣传、项目建设、行业管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地讲,枞阳文旅资源还是“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如白荡湖的螃蟹作为旅游食品宣传还不够,至今央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没有报道。前些年,枞阳美食文化节因缺乏运作主体,也已销声匿迹。必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枞阳菜籽湖、枫沙湖湿地,云集了大量的天鹅、丹顶鹤等珍奇水鸟,美不胜收。要通过观鸟摄影基地建设,并借力互联网把这些特色资源推向“云平台”,让更多的人神往枞阳。
此外,还要结合枞阳美丽的山水、人文和乡音乡味,线上、线下联动,把枞阳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乡土产品、节庆活动等串起来,将枞阳乡土特产,注入文化元素,打造成大众、市场认可的“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农产品”、“互联网+文化”,推介枞阳。
如枞阳老洲山药、媒鸭,白荡湖大闸蟹、陈瑶湖芡实、莲藕、蒿鸡,七里头大萝卜、枞阳黑猪肉、项铺生腐、汤沟茶干、枞阳香肠、板鸭、藕粉、大地荞麦糊,杨湾挂面、义津排米面、孙畈糕点等乡土特产,通过注入文化元素,运用“互联网+文化”,一定能走向世界。
更深意义上说,借力互联网、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还能够更好地解读枞阳,推介枞阳。让不知道枞阳的人了解枞阳,没有来过枞阳的人想来枞阳,来过枞阳的人想在枞阳投资发展。
2.休闲体验游。枞阳是一个农业大县,农耕文化历史悠久。要结合当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休闲农庄(农家乐)。
通过建立农事博物馆,展示农耕器具,如犁、耙、水车、石磨、斗笠、蓑衣等生产生活用品。以3D技术演示农耕技术应用,如织布流程、米酒工艺等。以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展示农耕文化,普及枞阳农业发展史,培育人们对休闲农业的乐趣,游客通过参观学习,还可以亲身体验榨油、织布、制茶等农事活动。这种文化体验,也是一种旅游产品,是体验、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建议江堤沿线乡镇(村),也可组织农民优化种植结构,连片推广莲藕、番茄、茭白、菊花、百合、金银花、山药等高效特色农作物,形成规模效应,拉动休闲农业游,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枞阳镇连城村、石矶头村、展望村、戚矶村一带,历来种植葡萄,现初具规模,要依托互联网宣传,吸引大批周边游客前来采摘。
3.穿越时空游。实践来看,声光电特技作为旅游的新“法宝”,是近些年来人文旅游景点开发的方向。通过图、文、声、像、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不仅形成栩栩如生的视觉效果,也让游客沉浸在虚拟世界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如,山东曲阜六艺城就是以孔子“六艺”为主线,采取古今、中西、动静融合的手法,运用声光电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孔子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杭州宋城通过科技手段把《清明上河图》活化起来,将繁忙的漕运、喧闹的街市、祥和的宅院以及昼夜的交替表现的惟妙惟肖,展现了盛世宋朝的都市风情。枞阳浮山的地质博物馆也同样是运用声光电特技,展示人类最壮观的地质构造奇观。枞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若能运用现代科技来展示,让游者在轻松愉快中猎取科普知识,一定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4.文化节日游。通过举办文化节日活动,让枞阳一年四季都有旅游看点。枞阳杜鹃盆景艺术盛名。春天可举办“杜鹃文化节”或“农耕文化节”,夏天举办“浮山旅游节”或“全民读书节”,秋天举办“农事采摘节”或“缘酒文化节”,冬天举办“东乡武术节”或“枞阳民俗节”等,游客无论何时到枞阳,都能感受到文化氛围,品尝到文化气息。
此外,端午还可以搞一个“泛舟节”,来一个长河、白荡湖龙舟大赛,枞阳有这方面的传统和优势。枞阳文化是皖江文化的核心,又处在吴头楚尾,届时游客们到枞阳看“浪遏飞舟”,惬意的日子一定会让人们流连忘返。
(课题组成员:汪 健 汪 涛)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