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田水稻还在幼苗期影响小,现在水淹不是太深,只要生长点不死坏,两三天不会影响最终产量。但水越早排出来越好,若遇到高温烈日天气时,要适当保留水层。另外,排水后要加强田间管理。水淹后稻田养分流失较多,且根系生长受到影响,稻苗较弱小,要及时补肥帮助恢复生长。肥料选择以速效性的高氮复合肥较好……”日前,在陈瑶湖镇普济村的一块水淹稻田边,县农委组织的农业科技专家正在给种粮大户讲解,如何管理暴雨水淹后的稻田。
近期以来,我县连降暴雨,江河湖泊水位持续上涨,农作物受灾严重,截止7月2日,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5万亩,其中成灾面积20万亩、绝收面积5.2万亩,设施农业损毁面积150亩,经济损失10160万元。针对严峻形势,县农委及时响应,组织技术人员奔赴受灾乡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推动关口前移,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小。
迅速启动防灾减灾预案,根据《2016年枞阳县主要农作物洪涝减灾预案》,重点针对水稻、棉花、蔬菜三种农作物,加大技术指导力度,落实好排涝、降渍、补肥、化调、防病等各项田管措施。成立科技减灾指导组,县种植业局及时抽调专家和技术人员,按照沿江、沿铜安路、沿枞桐路三线,成立三个技术指组,全面负责沿线乡镇的农作物科技减灾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县畜牧局也成立了专家指导组,开通了微信群,针对全县427个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及时发布实时信息,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实施靠前贴身指导,县农委所属单位70余名技术人员已下到乡镇,和乡镇农技站、中心兽医站一道,奔赴抗灾减灾第一线,对广大农户特别是专业大户、家族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靠前指导,开展贴身服务。准确核实农业灾情,针对当前受灾情况,县农委会同县防迅指挥部、民政等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灾情核实上报工作。做好补改种准备工作,针对部分农作物受灾以后,可能出现绝收的情况,提前做好补改种的技术指导、农资储备等工作。(周小兵 高春英 吴翠筠)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