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11时,枞阳县防指发出命令,要求铁铜乡、凤仪乡、长沙乡、枞阳镇、山镇、汤沟镇防指和县直有关部门,按照《铁铜、凤仪、长沙三个江心洲紧急转移预案》的要求,立即组织洲内相关人员转移至安置点,确保应转人员一个不漏,转移及时、有序、安全。命令发出后,记者第一时间乘坐渡船前往应转移人口最多的铁铜乡,实地了解群众转移安置情况。
在红旗渡船临时停靠点,由于连日来江水上涨,原先的渡口已经完全被淹没,江面宽了很多,原先只要四五分钟的轮渡时间现在需要15分钟。红旗至洋棚车渡268号驾驶员张启贵告诉记者,最近几天,渡船载客人数直线上升,6日当天达到近1800人次,大大超出平常1000人次左右的载客数量,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在汛情发生后及时撤离江心洲,转移至县城安全区域。记者在铁铜乡遇到陆姓居民一家,他们驾着一辆皮卡车,载着衣被及生活用品,乘坐渡船前往县城。铁铜乡党委书记吴松柏告诉记者,该乡有常住居民近5000人,连日来居民已撤出2000多人,目前还有2000多人在洲上居住,乡里正在按照县防指要求组织大家撤离。吴松柏说,由于铁铜乡距县城近,不少乡民在县城有住房,下一步强制转移安置的压力并不大。目前,积水严重区域群众的统一安置转移正在进行,安置点在枞阳三中。
记者随后前往枞阳三中,该校校长倪泽胜告诉记者,接到安置任务后,学校立即行动,迅速打扫出20间教室,筹备凉席1250床,并完成了灭蚊蝇、消毒防疫等工作,安排学校食堂及时开放,根据实际接收安置群众数量准备饭菜。“学校有足够的地方供群众居住,我们还把学校食堂的餐饮保障提高到800人,尽可能为群众提供好的食宿条件。”倪泽胜表示,该校最多可开放60间教室,足够容纳铁铜乡需安置群众。同时,枞阳镇政府及公安、医疗卫生部门工作人员也组成了工作组,24小时在现场值守并提供服务。
当天,凤仪乡和长沙乡两个江心洲也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凤仪乡党委书记左解告诉记者,该乡需转移人口600多人,有一部分已经提前投亲靠友,剩余人员正在陆续转移中,安置点设在山中学。长沙乡党委副书记黄乾告诉记者,该乡需集中安置人员402人,前期已通过投亲靠友撤离50多人。目前,该乡班子成员正分成三组前往下辖三个村,组织人员有序转移安置,安置点在陈洲中学。
截至记者发稿时,铁铜乡首批29名转移安置人员已顺利抵达枞阳三中安置点,并吃上了热腾腾的晚饭,住宿等也已安排妥当。(方文婷 高春英)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