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谁说女子不如男

——记项铺镇边山村党总支书记许付平

时间:2016-07-15 09:23:44

图为许付平在参加抢险战斗。王胜 摄

  7月13日晚8点多,枞阳县项铺镇边山村党支部书记许付平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中,欣慰的是丈夫疏海生已经做好了丰盛的晚餐在等她,小儿子递上来一杯凉茶,瞬间,所有的劳累都在滚滚而来的亲情中化为乌有。接到县防指关于做好14—16日强降雨防范的通知后,13日早上5点多钟许付平就和村两委班子带领近20名民工上了堤,再次仔细查看险情,对险工险段加固加高,提前做好防范准备,确保圩堤安全。

  今年46岁的许付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疏海生是白云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大女儿在华南理工大学就读研究生,小儿子今年高考取得了602分的好成绩。要不是这罕见的雨情,也许他们一家正抽着空在旅游的途中。

  自6月28日以来,连日的暴雨,让白荡湖的水位超出历史最高值,唐山联圩的混合圩几次告急。这个圩的安危可关系到边山村3700多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保护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自汛情出现以来,许付平就和村干部一起风里来雨里去,没日没夜地组织干部群众抢险救灾。这个村的班子成员一共只有4个人,力量薄弱。随着雨水灾情的不断告急加重,许付平思忖着,怎样更好地把群众力量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共度难关?想到了村里的老党员,许付平来到老党员周书来的家中,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周书来二话没说,把村里的5个党员召集在一起,和许付平一道来到村民家中,向他们说明当前的形势和状况。凭着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村民的理解与支持,村里迅速成立了一支由15人组成的“防汛抗洪突击队”,并分区域定人、定点负责各片汛期安全。

  7月3日,依然下着暴雨,边山村混合圩出现了近50米的滑坡险情。在险情面前,这个瘦弱的女子表现出异常的镇定和果断,她和“防汛抗洪突击队”一起装沙袋、打桩下外障,并组织民工掏水、填漏洞。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在镇指挥部的支援下,险情得到及时处置。暴雨仍在肆虐,4日,圩堤又一次出现100米长的塌方险情,她和突击队、民工一起在圩堤內开导渗沟、下桩、码沙袋……再一次排除了重大险情,保住了圩堤。5日上午,大堤又一次告急,许付平带领大家再一次投入战斗,经过一场奋战,成功排除了险情。持续三天的高强度工作,在现场,别人看见的都是“女汉子”的一面,靠前指挥,组织好人员、迅速合理调集物资和机械设备。尤其值得敬佩的是,当一切安排妥当,她就拿起工具和大家并肩作战。因为科学决策、方法得当、动作迅速、齐心协力,截至目前,长1050米的混合圩在暴雨洪水的袭击下安然无恙。

  可女人毕竟是女人,回到家中,许付平就什么也顾不上了,累瘫在椅子上。好在丈夫疏海生是名医生,工作相对有规律些,子女也特别善解人意,都很支持她的工作。许付平此时柔柔地笑着说:“这么多天,家里的事我不需要问一下,回来就吃,有事拔脚就走。”

  据村民介绍,在此次抢险中,幸亏许书记查险排险及时,才让价值不菲的电机安然无恙。7月2日傍晚时分,大雨滂沱。许付平带领民工巡堤时发现圩口电站电机处出现渗水险情,她一边向镇指挥部汇报,一边果断决策,及时组织人员拆下圩口电站电机。瓢泼的大雨淋在每个人的身上,可此时此刻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尽快把电机拆下来,转运到安全地方。持续到次日凌晨一点多,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才将拆下的电机抬到安全处,避免了电机设备被淹。

  在疲惫和紧张中度过了十几天,尽管异常劳累和辛苦,可许付平和村两委班子还是很欣慰——全村党员、干群紧紧团结在一起,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取得了防汛抗洪工作的阶段性胜利。(高春英)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