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项铺镇长钱立报系列报道之(二):带病穿梭在抢险一线

时间:2016-09-27 17:11:12

 

 

  今夏洪水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流量之大,均超历史纪录。

  7月初以来的连续强降雨,致使项铺镇唐山联圩的水位持续攀升,受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大堤险情不断。7月6日虽然没有下雨,但大堤各责任段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下午4点多钟,白石村委会主任吴思华在唐山联圩白石段东大堤巡查排险时,听到细微响声,近前仔细观察,疑似出现渗漏险情,便立即报告镇指挥部。正在石溪村抢险现场的镇长、指挥长钱立报获悉后,对现场的镇、村有关负责人作了交代和安排后,便火速赶到现场。

  在高水位的浸泡下,天晴时大堤上出现这种细流比较常见,较真的钱立报对正在摸漏的吴思华说:“不能含糊、大概,情况一定要摸准!”说着,脱掉靴子和外衣,纵身跳进水里。经过仔细探摸,找到了两处漏洞。非同小可,钱镇长一边上堤穿衣一边打电话,紧急调运编织袋、石子、木桩等抢险物资上堤,挖机、货车等机械设备到场,村里的抢险突击队也从另一现场赶来。卸载、装袋、打桩、压实……忙而有序。

  夜幕降临,暑气蒸腾,为不影响抢险进度,钱立报又紧急调来发电机,临时架线照明。心急手痒,他抡起大木锤,有板有眼的砸下去,动作娴熟,精准有力。一旁的打桩队员都被镇长动作的稳、准、狠惊呆了,他便抡锤便说:“我有防汛经验,打过桩,而且我有的是力气。”一旁的白石村党总支书记陶金明看不过去,说:“钱镇长,你已经两夜没睡了,这样卖力会受不了,而且你晚上还要参加指挥部会议,这里已经没大事了,剩下的交给我们吧。”面对一根根打下去的坚实木桩,他又抡了几锤才放下。

  陶书记正准备安排人送盒饭过来,钱镇长说,“不用了,最近喉咙痛,胃也不大舒服,干饭难以下咽,我还是去食堂下面条吃吧。”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小袋药,撕开袋口,将粉状的药末倒进嘴里,就着矿泉水吞下。在场的人看了都很心疼,劝他不要太累,要多休息。他拍着胸脯笑呵呵地说,“没事,你们看,我的身体多结实!”

  朦胧的光线里,他笑起来的一口白牙齿格外醒目。受他的乐观情绪感染,人们又干劲十足地投入战斗。

  说起今夏项铺镇的抗洪抢险,提起镇长钱立报,白荡湖流域副指挥长、县公安局长王涛深有感触,那一个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根据县防汛指挥部的安排,我联系项铺镇,重点是万亩大圩唐山联圩。”王涛说,“从7月1日进驻项铺到22日接到新的任务撤离,与当地干群同吃同住同战斗,结下了深情厚谊。作为镇长、指挥长的钱立报,我与他接触较多,几乎每一个重大的抢险场面,我们都在一起并肩作战。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有几个动人的情景至今难忘。”

  片断一:7月2日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唐山联圩一道防洪沟里的洪水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漫堤的洪水没过膝盖。我带领公安干警赶到现场时,钱镇长正在现场镇定自若地指挥车辆和人员垒埂,他手上拿着的一把小伞根本不起作用,索性就让雨淋。他带头背石袋,来回奔跑不间断,大伙儿跟着干,干劲冲天,全然忘了自己是身处在恶劣天气之中。就这样从晚上七点干到凌晨5点,洪魔被降服了,沟堤也保住了。大家都累得直不起腰,一看钱镇长,他则坐在浸水的石子上,面带微笑。

  片断二:7月5日晚,抢险回来,我和镇里的干部都在食堂二楼吃饭,没发现钱镇长,而且印象中好多次没看到他同大家在一起吃饭。于是我问镇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吴洁珍,怎么很少看到钱镇长同大家在一起吃饭,什么回事?吴洁珍告诉我,钱镇长说最近胃不舒服,喉咙嘶哑说不出话,硬饭咽不下,正在一楼吃面条。我一怔,这么多天怎么不知他不舒服呢。连忙下楼,只见钱镇长正在大口大口地喝光头面水。看到这情景,我鼻子一酸,赶紧掉过头走开。然后对吴洁珍说,钱镇长胃不舒服,为什么不给他“开小灶”,增加些营养呢。吴洁珍委屈地说,“我跟钱镇长提过,可他态度很坚决,说绝对不能这样做,吃点稀面条就行了,防汛期间不能搞特殊化。大家都知道他的个性,说到就会做到,如果你单独弄点营养的,他不会吃的。”

  片断三:7月22日,正是抗洪抢险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因为公安部门新的任务需要,我要返回县域。临走前,有人提议镇指挥部全体成员与我合影留念。排队时,看到钱镇长黑得发亮的样子,便开玩笑说,我还以为自己晒脱了一层皮是最黑的了,想不到钱镇长比我更黑。钱镇长说,我已经晒脱了两层皮,边说边撕翘起的皮给我看。当场我的眼眶湿润了,不忍再看。

  片断四:钱立报高调做事,却低调做人。在抗洪抢险的每一个紧张时刻,他只顾奋勇向前,排除险情。那段时间,中央、省、市、县各路媒体记者纷纷前往采访,可每次面对镜头他不是迎接,而是尽力躲避。至今,他在抗洪抢险中没有一张完整的个人镜头,我在休息的间隙,有时拿起手机拍摄了一些镜头,其中就有钱镇长累坐在浸水的石子上的镜头。为这事,我也找了镇纪委书记、宣传委员王胜,他说:“王局长,你不知道,有好几次上级媒体来采访,我请镇长上镜头,他却严肃地告诉我:以后记者来,绝对不许采访我,让他们多采访那些村干部、普通党员和群众。就这样,他一次次躲过了镜头。”

  早在今年3月21日,钱立报因为身体不适,在安庆市立医院检查到食道中部出现严重溃疡,溃疡局部出现不典型增生,医生要求他“三分治,七分养”,尤其要注意饮食,坚持以流食为主。那时,乡镇各项重点工作均处于开局阶段,而且面临党委换届,任务繁琐,他无法脱身静养,便隐瞒了病情,没有要食堂给他“开小灶”,中晚餐他都若无其事地和镇干一样,在食堂吃着干饭,偶尔晚上回家,才能吃到妻子为他下的面条或者熬的粥。

  3个多月过去了,他坚持吃药,可是病情仍然没有好转。6月27日,在妻子的催促下,他在铜陵市人民医院复查并做了病理分析,诊断结果和第一次检查结果一样,可是医生郑重建议他,要到大医院复查并尽早做微创手术。

  天有不测风云,从6月27日开始,枞阳县境内普降大雨,水灾严重,县防指迅速启动高级别应急响应。针对严峻的防汛形势,钱立报没有听从医生的劝告,果断拒绝了妻子的“请求”,当天下午就赶到唐山联圩,检查督促各村防汛措施落实情况。

  妻子担心他,瞒着他挂了7月6日省立医院消化内科的专家门诊,并“哄着”他抽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合肥一趟。他生气地对妻子说,这段时间白荡湖处在超历史水位以上,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大家都在圩堤上抢险,哪有时间和心思去检查身体。妻子拗不过他,无奈地于7月5日晚取消了专家预约门诊。

  8月1日,防汛形势有所好转,他在妻子的埋怨下前往南京人民医院住院检查,8月4日的微创手术进行一半时,医生发现他食管出现大面积环周型增生,便中断了手术,要求他立即做外科手术。此时,他才知病情不容乐观。

  尽管如此,他仍不顾术后疼痛,依然照常上班,依然下村督查指导各村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直到8月11日的病理结果出来,才不得不办理请假手续。8月15日,他在妻子的陪护下在上海中山医院做了外科手术。

  所幸的是,钱镇长的病情尚处于早期,手术也非常成功,目前正在康复治疗。最近,从他与镇干部的微信聊天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钱立报人在医院,心却在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朱文格)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朱文格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