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县城来来往往的车流与人流间,身穿桔黄色工装的环卫工人格外显眼。清晨,她们用沙沙的扫帚声为人们迎来黎明;夜晚,她们用沙沙的扫帚声将人们送入梦乡。61岁的陈桂兰,是这支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在环卫岗位一干就是20多年,从不抱怨,再苦再累都尽心尽责完成本职工作。
10月25日9时左右,笔者在县城二大街见到了陈桂兰老人。此时,她正在铲路边的垃圾。她的动作虽然缓慢,但十分认真。老人个头不高,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沧桑,由于常年劳作加上寒冷,她的双手不但粗糙,还被冻裂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陈桂兰选择了环卫工人作为自己的职业。环卫工作艰苦而又单调,既要经得起节假日繁忙劳累的考验,又要能忍受起早贪黑之苦,有些环卫工人因嫌环卫工作社会地位比较低、工作脏苦累、工资少待遇低,纷纷“跳槽”离队。然而陈桂兰却坚持了下来,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这一干就是20多年。
陈桂兰负责管理的二大街菜市场至老武装部段是老城区,最近上码头地区又在拆迁,每天的保洁环卫工作量比较大,然而陈桂兰的工作十分认真,从不放过一片纸屑、一个烟蒂、一个角落。为了不影响大家,她练就了人流少时抓紧扫,人流量多时压着扫的清扫路面经验。
长期的保洁工作,她的双手磨出了一层又一层老茧。陈桂兰告诉笔者,每天清晨6点多,她就准时来到责任区,对沿街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随后再往返进行路面巡回保洁,直到中午11点半下班,下午从1点半干到5点半。特别是文明县城创建期间,陈桂兰就在家里把饭做好带上,有时买盒饭吃,吃完了接着干。一天作业下来,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面对困难她不泄气、不动摇。多年来,练就了一套清扫作业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遇到有车辆停靠在路边时,总是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把车下的垃圾扫出来,不留清扫灰痕;清扫到道路两侧落水窗时,放慢速度仔细扫,若落水窗被堵塞积污,还用手把落水窗缝隙中的杂物清除掉,道路卫生经常保持干净整洁
因为常年在固定地段工作,和附近的商户都比较熟悉。陈桂兰做事很认真,经她清扫保洁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周围单位、社区的广泛称赞和居民的一致认可。不少商户对陈桂兰赞不绝口:“陈奶奶环卫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很辛苦,她不辞劳苦,早上起得很早,一般我们来开店门的时候,地一般都扫干净了,非常好。”
见老人工作太辛苦,子女们多次劝说老人回家养老,但她总是笑着拒绝,依然坚守在岗位上。陈桂兰说:“虽然工资不高,我就当作锻炼身体,挺好的。我把这份工作当做我本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事我都能丢开,这份工作不能丢。”
陈桂兰也表达了自己在工作中最害怕的事儿,“最怕市民吐痰,还有大人让孩子在路上‘拉便便’,环卫工人要找土才能清理。最怕正在清扫时,还有市民往旁边扔东西。”“多干活倒没什么,就是感觉心里怪凉的。”陈桂兰说。
今年10月,陈桂兰被光荣的评选为2016年度铜陵市“最美环卫工人”。面对荣誉,陈桂兰表示她只想认真做好这份工作,让县城环境天天都这样干净整洁。
“城市有了你才有美丽的笑容,岁月里有了你才有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好心情!”就像《环卫工人之歌》中的这句歌词,陈桂兰以自己满腔热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演绎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王章志 )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朱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