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干部队伍,为加快建设“四个枞阳”提供有力保障,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以改进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能为重点,以深入整治作风效能突出问题为抓手,着力推进干部队伍作风效能建设,促进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履职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环境明显优化,推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作风建设方面
1.上下班迟到、早退;
2.违反请销假制度,长期不上班;
3.工作时间脱岗、窜岗,未履行离岗告知手续而擅自离岗;
4.上班时间QQ微信等上网聊天、购物、玩游戏、炒股、听音乐、看视频、玩手机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上班时间在工作场所吃早点、零食;
6.未按规定统一着装和佩戴徽章、工作牌;
7.不履行岗位职责,拖延刁难、推诿扯皮、设置障碍,对管理和服务对象态度冷硬、作风粗暴;
8.利用职权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吃、拿、卡、要”;
9.办公环境脏、乱、差。
(二)效能建设方面
1.在执行上级决策和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中,执行不力,敷衍塞责;
2.执行政策走样,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未公开办公室分布图、悬挂岗位告知牌和办事服务流程图;
4.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等事项未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受理,未实行“一站式”审批和服务;
5.工作流程复杂、办事程序繁琐,办事周期长、办事效率低;
6.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执行不到位;
7.依法行政意识淡薄,存在越权执法、随意执法、野蛮执法、选择性执法。
三、方法步骤
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集中整治活动从11月16日起全面开展,坚持“组织动员、对照检查、整改提高”同步进行,做到边动员学习、边查摆整改、边提高见效。
(一)组织动员阶段(11月16日—11月25日)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地、本单位作风效能建设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要通过召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学习传达县委、县政府关于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精神,积极做好动员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大力宣传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内容,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对照检查阶段(11月26日—12月10日)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对照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查摆,全面剖析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找准、认清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梳理,严格进行自查自纠。
(三)整改提高阶段(12月11日—12月31日)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对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情况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存在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进行切实整改,做到权力下放,程序简化,环节减少,工作效率提高。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改作风,持之以恒抓落实,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确保作风效能建设取得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组织是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组织者、推进者和责任者,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县委、县政府成立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县效能办”),具体协调处理全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日常工作。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确保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落到实处。
(二)加强舆论引导。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作用,广泛深入宣传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典型经验。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和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强化督促检查。县效能办要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不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做到问题原因不查明不放过,责任人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要主动加强本地、本单位作风效能建设的督促检查,确保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取得实效。
(四)统筹兼顾推进。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把作风效能建设整治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履行好本地、本单位工作职能结合起来,与当前脱贫攻坚、灾后重建等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把统筹兼顾贯穿始终;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把提高效能贯穿始终;坚持边学习、边查摆,把落实整改贯穿始终。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以效能提高促进发展,以发展成果体现效能。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