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搬进新房子 开启新生活

时间:2016-12-19 11:09:53

  连城村村民陈永弘在水毁房屋的原址上重建了新房,预计春节前能正式入住。

  家是什么?它是远行归来时的避风港,是暗夜行路时的路灯。今年夏天,枞阳县枞阳镇连城村遭受了洪涝灾害的严重破坏,当地的村民不得不暂别家园来到安置点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家就似冬日里的暖阳,让他们分外想念。灾情过后,村民们开始陆续回到家中,修复、新建房屋,重建家园,在迎接新年到来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生活。

  住进新家,过好和气团圆年

  “洪灾那会儿,大水都漫到家里了,当时水差不多齐膝盖深。”连城村60多岁的许实如回忆说,洪灾中,他家的房屋受损严重,老夫妇俩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衫便赶到了住在镇上的女儿家。虽然人在女儿家,但老两口时刻牵挂着自己的房子。“毕竟在那里待了30年,有感情了,所以有点担心老房子能不能经受得住这场洪水。”许实如的担忧不幸成为了现实,8月10日,洪水退去后,当老两口回到家里,眼前一片狼藉。“桌椅板凳床全泡在水里,洗衣机坏了,地上一片泥泞,墙上裂了好多大缝,经过相关部门检测,屋子成为危房。”许实如和老伴当时的心里是绝望的,当听说必须要将房子拆掉重建,老两口虽有一些不舍却没有说出来。

  很快,老人的旧房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两层小洋楼,屋子变得更大更宽敞了,老两口的心情也豁然开朗。“以前是几间小瓦房,如今是楼上楼下的洋房,当然舒心多了。”许实如带着记者绕着屋子转了又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这样更像个家!”老人开心地说,就连子女们回来对这个新家也连连称赞,“今年过年,一家人可以在新家里其乐融融的过好团圆年了。”许实如笑得合不拢嘴。

  政府补贴,村民抓紧灾后重建

  12月13日,当记者来到连城村居民陈永弘的屋外时,他正忙着在平整土地,身后一栋100多平方米的红色房屋显得十分气派。“我的房屋是在原址重建的,水电都通了,主卧室也装修好了,等把操场改成水泥地面,再把客厅装修装修,就可以准备年货进新房过年了。”陈永弘领着记者来到他的卧室,只见地面已经铺设了地板砖,床、沙发等家具也都是崭新的。“白天在对面弟弟家做饭,晚上就在这睡。再过几十天,就可以在自己家里生活了。”

  陈永弘告诉记者,受灾期间,他们一家三口被安置在了城关小学,洪水退后,他回来发现房屋受损十分严重,无法居住,只好推倒重建。“当时政府还准备给我们解决临时住房,但我弟弟家的房屋就在我家对面,收拾之后,我们就住在他家了,省得麻烦政府。”

  “新房建成后,收到了政府23000元的补贴款,而在买家具进新房那天,村里不仅上门道贺,还送来了2600元的补贴和红包。”陈永弘感慨地说,要不是政府的帮助,他们真不知道怎么办好,“现在我就想着赶紧把房子全部装修好,这样就能赶在春节前正式住进来了。”

  全力以赴,让灾民早日回家

  “今年入汛后,受到连续强降雨的影响,导致菜籽湖水位超历史记录,连城村西堤漫破,全村受灾严重。”枞阳镇民政办主任方正兴向记者介绍,7月初,他们紧急将灾民转移安置到城关小学,并就灾民们在生活、住宿、卫生、健康等问题上进行了严格管护。“为加强灾后重建工作,枞阳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宣传,全力以赴确保实现11月底让受灾群众‘回家’的目标。”方正兴介绍说,该镇会同枞阳县受损房屋勘察组对连城村受灾房屋进行了鉴定,通过对房屋消毒、垃圾清理等方式扎实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对五保户、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采取发放救灾床等专项救助措施,同时帮助群众开展农业生产。

  “我们对11月25日前完工的重建户予以了相应奖励,并按农村习俗上门祝贺。”方正兴介绍道,镇、村通过严格把关、确保进度并创新方法进一步推进了重建和修缮工作的进度。“目前,所有灾民已全部回家。”方正兴说。

  本报记者姜蕊方盼亮文/图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