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领导临时给下属部署了一项工作,两日后问起这项工作落实情况,下属答曰:我已经打电话部署落实了。领导不悦,批评道:打电话就是落实了?你去现场看过吗?效果如何?
下属挨批,缘于其工作作风不扎实,抓工作落实只局限于部署,缺少过程管控。日常工作中,类似于认为电话一打、文件一下、会议一开便是落实的干部并不在少数。打电话、下文件、开大会,这只是部署工作,倘若缺少有效的过程管控,容易出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现象,导致抓工作犹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效果可想而知。
重视过程管控,既体现出部署者的务实作风,又传递出一种导向和信号:定下的工作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就干好。更重要的是,通过抓过程管控,能及时搜集、发现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优化执行方案,想方设法加以解决,把问题解决在现场、矛盾化解在萌芽。
那么,如何进行过程管控?清单式推进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上级单位部署一项工作,尤其是完成期限较长的工作,有必要把所部署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以图表等比较直观的形式列出来,明确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完成时间、落实具体要求等,让落实者一目了然、一看就懂。当然,要把纸上的任务清单变成实实在在的落实行动,还须采取定期通报、督查调度、现场办公等方式去推动,尤其对重点紧急工作,有必要采取倒计时制、日报制推动,营造出开局就要决战、每天都是节点、全年都在冲刺的氛围,让落实者时刻绷紧神经、警钟长鸣,不能放松、无法懈怠。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据网载,为使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国务院近两年组织开展多次工作大督查,督查后均发通报,对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问题,坚决问责到位,仅2015年就问责处理1456人。国务院的督查行动表明,强化抓工作的过程管控,必须压实责任,形成责任链闭环管理。各级各部门务必效仿借鉴之,让问责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常悬于落实者头顶。唯如此,过程管控才能长出锋利而坚硬的“牙齿”,才能管而有力、控而有效。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过程管控本质就是一种监督,这样的监督,不是对下属工作不信任,而是要铲除中梗阻,打通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不是不放心,而是上下同欲、戮力同心,把工作落实得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各级各部门尤须明白,过程管控当是常态,不管控才是例外,要习惯于在“探照灯”下工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今,我们正行进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中,各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复杂,各级各部门务必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过程管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积小胜为大胜,积硅步以致千里,确保各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章洋)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朱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