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笔者前往凤仪乡凤仪村,用镜头记录下了县委统战部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左长红的一天。
“老汪呀,最近家里发展情况如何?”3月7日一大早,笔者随左长红一道,来到凤仪村已脱贫的贫困户家中,了解其生活生产情况。

左长红口中的老汪名叫汪正林,凤仪村15组村民,因病致贫,根据其家里的情况,扶贫工作队在去年就为其制定了脱贫计划,利用他的特长,扶持这个家制定养殖业发展计划。去年养殖珍珠鸡240只、土鸡100多只鸡、鸽子50只。
“当时搞养殖,买不到珍珠鸡苗,左队长给我提供鸡苗信息,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来鸡生了病,左队长又及时请来兽医,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鸡已经出售了,总共卖了1万多元,去年我家实现了脱贫。”汪正林高兴地告诉笔者。
离开汪正林家时,工作队一行再次叮嘱汪正林及家人,安心发展养殖业,争取早日致富。

接着,左长红又来到凤仪村5组去年脱贫的村民杨建文家中。杨建文高兴地招呼左书记到家里坐坐,并骄傲地说:“我去年贷了2万元款,扩大了养蜂规模,现在达到45箱,加上光伏扶贫,我家去年顺利实现了脱贫,全家人都过得挺好的。”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11点,左长红又来到贫困户胡宪家家中,查看他家200只小鸡苗的饲养情况,询问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为像胡宪家这些有需要的村民解决困难,只是扶贫工作队其中的一项工作。
就这样,左长红走访了4家贫困户,实地看了一些产业,回到乡政府食堂,已经是上午12点了。
简单的吃过午饭,已是下午一点。左长红到乡扶贫工作站拿了份文件后,来到今年将要实施的村组公路和抗旱站现场,与村干部一起商量工程实施具体细节问题,一下午的时间他都在忙碌中度过。
回到凤仪乡政府后,天已经黑了,吃过晚饭,他便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今天的工作,谋划着明天要做的事。
凤仪村共有贫困户239户、644人。2016年已脱贫59户、169名贫困人口,今年计划180户贫困户、475名贫困人口脱贫,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全面完成“户脱贫、村出列”的总目标。
“2014年10月,我从县委统战部下派到凤仪乡凤仪村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转眼间,开展扶贫工作近三年了,我把自己当成了凤仪村的一员,把村里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看待,也逐渐体会到了扶贫攻坚的意义所在。”左长红告诉笔者:“我会时刻牢记驻村使命,不忘初心,鼓足干劲,勇往直前!”
凤仪村党总支书记何宗寿说,左长红自驻村以来,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努力工作,在去年数据清理期间,日夜工作,晚上加班到两三点钟。有一次,他的父亲胃穿孔,家里来了电话,他当时正主持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等会议结束,工作布置完后,他才雇船回家。
作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左长红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他一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切实推动贫困户收入增加,改善全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不懈努力,争取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资金38万元和“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0万元。将村废弃砖厂改造成耕地35亩,以每亩500元发包,项目实施后年增收1.75万元。池州双灯外荒地承包金1.5万元。落实2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将空挂户的500亩土地由村统一组织流转发包,项目实施后可年创收2.5万元。村60千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达产预计为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王章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朱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