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日上午,在义津镇枞桐公路主干道上,笔者看见路面干净整洁,交通井然有序,路边停车整齐划一,义津镇副镇长王兴国指着身后的道路说:“原来这里‘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过去义津没有菜市场,许多摊贩骑路经营、马路集市,车辆在路上乱停乱放,这条路又是主干道,交通隐患非常大,我镇结合这次建成区整治,投资300万新建了一个菜市场,既美化了环境,又消除了隐患,还满足了周边群众的经营需要和购物需求。”

据王兴国介绍,义津镇菜市场于9月4日正式投入使用,经营面积达2000平方米,设肉类、禽类、蔬菜等六个分区,经营摊位108个,已入驻摊点50余家。该菜市场的建成,大大提升了集镇品味,同时大幅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开展集镇建成区整治以来,义津镇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整治之前,该镇聘请铜陵中汇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建成区整治规划;在随即开展的“治脏、治乱”专项行动中,共清理陈年垃圾450吨,全部运往桐城无害化焚烧处理;投放垃圾桶113只,建成区卫生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大控违拆违力度,共拆除180户各类违章搭建的遮阳(雨)蓬、构筑物3000平方米;清理乱摆乱放的临时广告门店招牌185处;此外,还专门成立了城管执法中队,对建成区实行常态化管理,有效扼制了出点经营和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在大力开展建成区整治的同时,义津镇还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显著效果。据悉,该镇目前已建成群众健身文化广场420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1600平方米,维修停车场1540平方米,新建道路1200米,排水、污水管网铺设1100米,统一店招1320平方米,提升建筑立面25000平方米,新建砼结构菜市场2000平方米,公共厕所2座,绿化5000平方米,亮化路灯43盏等一批基础设施。
连日来,义津镇正在进行背街小巷环境治理提升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当被问到整治后的生活变化,义津街道居民伍金英感受尤为深刻:“我家屋后的这条路原来是断的,边上还堆满了垃圾,现在不仅把垃圾清理干净了,还把路修通了,现在我们老百姓出行方便多了,晴天雨天都不用愁,小孩上学也不用担心了。”

清风徐徐来,莲叶何田田。走进集镇西边的义津村桃园中心村,一股唯美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荷塘对岸,“古镇侧畔胜境桃源”的主题文化墙引人注目,如今的桃园村文明、美丽、富足,好日子赛过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该中心村为我县省级美丽中心村示范点,含孙庄、桃园、井庄和街西等4个自然村,辖53个村民组、55个自然村。该中心村最大亮点就在于其名字中的“桃”字,中心村内不仅种植了1500棵桃树,还建有义津镇桃文化博物馆。
“桃园中心村因桃出名,所以馆内收集了许多桃文化资料,这既是一个展示乡土文化的平台,又是一张彰显义津特色的乡村旅游名片。”义津村党委书记王士龙告诉笔者。
在桃园中心村健身广场上,笔者看见村民吴宜昌大爷正在健身锻炼,笔者问其对村子新貌有啥感受,吴大爷高兴地说:“美丽乡村建设非常好!以前这里都是荒山,垃圾到处都是,现在地面干净了,天天晚上都有村民过来跳广场舞。”

古镇义津,画里乡村。通过建成区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联动推进,集镇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义津镇党委书记唐高春用“三个到位”高度概括了该镇的成功做法:一是按照规划标准建设到位,二是按照督查要求整改到位,三是按照省级验收完善到位。同时他表示,在此基础上,该镇将进一步提升标准、补缺补差,确保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黄媛媛/文、吴保国/图)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