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日子越来越好 脱贫信心越来越足

——贫困户吴兆信的真情告白

时间:2017-09-21 20:48:11

  “我叫吴兆信,家住枞阳县钱桥镇宣庄村,是一名贫困户。想起这一年多来,在党的扶贫政策和各级领导关怀帮助下,过上了好日子,我深受感动。为此,想向大家谈谈我的感受……”这是该村贫困户吴兆信结合自身实际,特地手写了《致广大贫困户朋友的一封信》交给了市、县纪委驻村工作队,字里行间是道不尽的感激之情,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贫困户看到,让他们坚定信心,摒弃“等靠要”思想,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今年60岁的吴兆信,是一名老党员,如果不是一场病,他家的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近几年,吴兆信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和妻子一起在外地做卫生保洁工作,同时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干点修理工作。可人有旦夕之灾,2015年,吴兆信被确诊为胃肿瘤,2016年元月14日,在省立医院做了胃切除手术,加上后期化疗费用共花去10多万元,生活一下子就跌入了谷底。2016年,他家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宣庄村是市、县两级纪委的扶贫工作联系点,进入该村进行帮扶工作以来,驻村工作队着力以造成贫困的关键因素为突破口,因户施策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和镇村干部一起对他家实行健康扶贫政策,并在政策补贴上确保应补尽补,生活上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给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带来了脱贫的曙光。县纪委正科级纪检员王成龙是吴兆信的帮扶责任人,隔不了一段时间,就去他家走访一次,有时带上奶粉等营养品,有时给上几百元现金,嘘寒问暖让吴兆信感激不尽。一次,正是酷暑难耐的天气,王成龙和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再次来到吴兆信家,看着他们汗水湿透衣背、满脸晒得通红的模样,吴兆信感激的一句话说不出来,只有紧紧拉着他的手,满眼含着热泪。一直以来的感动促使了吴兆信拿起笔写出了第一封给王成龙的感谢信:“你们是兄弟姐妹?不是。是亲戚?不是。是朋友?不是。真正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不一定能做到这样,但是你们做到了。我深知你们都是党的好干部,都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在帮扶中,吴兆信享受了“351”和“195”(今年补充医保政策由“180”升级到了“195”)政策,有了低保和大病救助,享受到了签约的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在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关怀下,身心恢复的很快。吴兆信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依靠自己的劳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于是和老伴一起发展特色种养业,努力让自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情由感而发,为感谢政府、感谢帮扶干部,他又写了《致广大贫困户朋友的一封信》,信中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流真情,让贫困户要坚定脱贫信心,在享受国家政策的同时,自己更要奋力而为。他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领导时刻关注群众所需所盼所求,举全县之力夯实民生工程,实现‘输血和造血’并举、‘增志和增收’同向发展、‘民心和党心’同轨前进这一目标,全力保障了小康路上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掉队。我们自己更要奋力而为,不要什么都依靠政府,更不能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要用自己的双手实干、苦干,在农、林、牧、渔各项补助应有尽有的前提下,努力建好美丽家园。”

  “大病医疗报现金,惠民政策年年新。脱贫致富万家喜,舜日尧天谢党恩”,吴兆信的这几句颂党恩的打油诗既是他的真情流露,也代表着广大贫困户的心声。(高春英)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