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钱桥村学堂凹中心村的文化广场上,眼前是美丽的银杏大道和波光粼粼的水塘。水塘对面,一排排楼房挺立,气派又整洁。破旧、脏乱、泥泞已经成为钱桥人的记忆了。“以前这里都是泥巴地,杂草丛生,走路都成问题。去年,在吴书记的带领下,把这儿建成了美丽乡村示范点,每天晚上有很多人来这儿跳舞,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来,热闹得很!”村民吴福年口中的吴书记就是钱桥村党委书记吴瑞。吴瑞已经当选六届县人大代表了,多年以来,他始终按照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基层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一颗热心、包容心和责任心,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
“作为书记,我要当好全村的带头人。”2016年,学堂凹中心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后,吴瑞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早出晚归,现场指导和查看,人手不够时,就充当工人,给师傅搬搬材料搭把手。同时,吴瑞还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党员理事会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共整合500余万元,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建后的美丽乡村不仅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村居环境,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带动了农民增收、村集体收入增加。
美丽乡村建成后,吴瑞经常到广场上走走看看,听听民意。如何让美丽乡村长久地为村民造福呢?吴瑞深入思考后,打算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要加大对建成后美丽乡村的投入,巩固建设成果,持续惠及周边群众”的建议
在村干部心中,吴瑞是一个有能力、有想法又有魄力的实干家。钱桥村妇联主席桂玲告诉笔者,学堂凹文化广场刚建成的时候,还没有配专门的清洁工人,吴瑞就带领村干部打扫卫生。“一开始,大家不愿意,有抵触情绪,书记二话没说,拿起扫把就走,在他的身体力行和坚持下,大家被感染了,也纷纷拿起了扫把一起打扫。”
现在的钱桥村是2005年由原来的桂花村、钱桥村和钱桥街道合并而成。合并后的钱桥村人心涣散,党员意识淡化,村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战斗力薄弱,群众感到不满。吴瑞认识到要搞好一个班子,关键在于村党委一班人是否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于是他以大局为重,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赢得了党员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现在,钱桥村党建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多次获得省、市、县的表彰奖励。
“百姓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经济发展,脱贫致富是关键。”吴瑞与党员群众共同磋商,主持编制了《钱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制订了以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带动全村经济转型的措施,形成了以大棚菜、草莓、苗木花卉为主的种植业;羊、鸡、鸭为主的养殖业。在凯勤家庭农场,成群的羊在冬日的暖阳下悠闲地吃着草。
该农场负责人吴凯勤告诉笔者:“是吴书记鼓励和帮助我办了这个养殖场,2016年还申请家庭农场,9月份已经审批通过。现在农场里有5户贫困户就业,每人年平均收入约8000元。”
在吴瑞的带领下,钱桥村连续多年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科学发展先进村。吴瑞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一个个荣誉称号,一张张获奖证书,一声声真情赞美,没有酝酿出他的骄傲情绪,而是督促他更加坚定地笃笃前行,倾力为民。(杨阳 )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