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枞阳在线消息12月23日,特邀界别和农业界别的委员,围绕县政协两个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就我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委员们纷纷联系区划调整两年来的枞阳实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农业系统的徐文师委员指出,去年11月我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这对枞阳来说,是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难得机遇。结合我县旅游现状来看,丰富的山岳景观、湖泊湿地、乡村风貌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要想在短期内通过国家验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他建议,要加强旅游领导体制建设,形成一个高规格、大规模、强有力的班子;分年度印发《枞阳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年度行动计划》,细化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乡镇和相关部门;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工程建设进度、旅游商品培育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扶持政策,激励乡镇和项目投资人加快旅游产业建设发展。
汪龙才委员提出要大力实施“景区最后一公里”提升工程。他说,具备了“景区最后一公里”提档升级的先决条件,也标志着我县将进入全面优化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档旅游公共服务系统,打响旅游品牌形象,增强旅游竞争力,实现全域旅游大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要牢固确立全域旅游新思路,从规划入手,从项目布局着手,突出抓好旅游交通网、信息网、服务网建设,统筹解决旅游“最先一公里”前端布局和“最后一公里”末端衔接问题。
章训平委员强调一定要“走出故居找故事”。枞阳大地上印有名人足迹、折射名人光辉的地方不胜枚举,如何将这些璀璨明珠一般的古迹拾串起来,怎样把名人故居这一巨大的教化作用挖掘出来,充分展示我县全域旅游的魅力,的确是任重道远。我们不仅要立足故居,还要走出故居,再回到故居,真实还原历史的教育性,发挥全域旅游强大的辐射功能。
特邀界别的方勤义委员认为,发展全域旅游一定要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为此他提出了七条建议:结合特色小镇建设,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品牌效应;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快美丽乡村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增强集群效应和共享作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相促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旅游项目;加强综合治理和统筹协调,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黄媛媛)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