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枞阳:就业脱贫确保贫困户至少一人就业

时间:2018-05-22 09:40:07

  在梵盛服饰公司生产车间内,当地贫困村民在生产线上工作。王章志摄

  枞阳在线消息笔者日前从县人社部门了解到,我县出台文件,要求加大就业脱贫力度,确保有劳动能力零就业贫困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

  根据县人社局、县扶贫办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枞阳就业脱贫工作的通知》,今年重点建设31个就业扶贫驿站,新建和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工厂)31个;稳定开发400个居家就业岗位,500个农村辅助性岗位;技能培训1000名贫困劳动者;帮助2437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脱贫,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贫困劳动者就业帮扶率达到100%,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1万人转移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零就业贫困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本站)

  关于做好2018年枞阳就业脱贫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经开区管委会,县直各部门和单位:

  2018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为扎实推进就业脱贫工程,扩大贫困劳动者就业,推进就业脱贫向纵深发展。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就业扶贫目标任务

  今年重点建设31个就业扶贫驿站,新建和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工厂)31个;稳定开发400个居家就业岗位,500个农村辅助性岗位;技能培训1000名贫困劳动者;帮助2437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脱贫,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贫困劳动者就业帮扶率达到100%,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1万人转移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零就业贫困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

  二、进一步提升就业扶贫驿站建设质量

  通过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全面搭建人社服务、政策融合、互联经济、产业发展、吸纳就业五大平台的就业扶贫驿站,扶持产业,带动就业。驿站建设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要规范建设方式。各地要采取政府投资新建、帮扶单位捐建、旧房屋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今年拟出列的贫困村驿站建设要实现全覆盖。二要规范建设内容。驿站建设应着重打造“就业服务、电商服务、扶贫车间”三大板块,集就业扶贫车间、电商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平台,通过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或巡回服务点,配备就业信息发布屏、社会保障“便民宝”为贫困劳动者提供岗位信息、推荐就业、技能培训、创业贷款、社保查询、缴费服务。电商服务中心平台,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战略,让农民足不出户,代销代售其农产品,带动农村资源便捷流通合理配置。就业扶贫车间,要有能吸纳一定数量的贫困劳动者就业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基地、工厂、车间和加工点入驻驿站。同时,因地制宜建设好金融保险服务平台。三要规范运营管理。驿站实行“县级指导、乡镇管理、村级建设运营”的管理机制。驿站建设和管理运营要严格按照《枞阳县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实施方案》<枞人社(2017)154号>、《枞阳县就业扶贫驿站运营管理办法》<枞人社(2017)245号>文件要求,切实加强驿站的规范运营管理,确保驿站真正发挥效益。四要规范时间要求。今年拟出列的贫困村驿站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要求,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抓紧布局、尽早安排,坚持从建设伊始就严格规范,确保在9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

  三、进一步提高就业扶贫车间创建标准

  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工厂)是广大贫困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脱贫的重要平台,是就业扶贫驿站的主要载体。一要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选择就业门槛低、市场前景好、增收效果强的项目作为扶贫车间发展项目,拓宽村级发展路径,扩大就业渠道。二要鼓励引导市县结对帮扶单位、各类企业和返乡创业人士积极参与、投资建设扶贫车间。三要突出扶贫属性,把带动贫困劳动者就业增收摆在首位,组织引导企业开发适合岗位,重点吸纳贫困劳动者进入车间务工创收。四是有符合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条件地方的要加强组织引导,使其规范运营;少数没有符合就业扶贫车间条件的地方,要抓紧时间,加快建设,确保当年建设当年见效。

  四、进一步引导贫困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

  激发贫困劳动者的内生动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是保证贫困劳动者如期脱贫的重要保障。开发居家就业岗位,引导贫困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要围绕“一村一品”,依托各地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全域旅游、电商、家政服务等产业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开发居家就业岗位。不断挖掘农业就业潜力,大力推行“能人大户(家庭农场)+贫困户”“农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等“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鼓励更多新型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带动贫困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或从事手工编织、来料加工等非全日制就业。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动员引导在外创业的企业家、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回乡创业,通过创业带动贫困劳动者就业。

  五、进一步帮扶深度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

  着力解决无法离乡、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者就业。要开发保洁、保绿、保安、护林、护路、护水、护光伏(“三保四护”)等辅助性岗位安排就业。辅助性岗位开发,实行“总量控制、兜住底线、持续帮扶”,原则上是贫困村4-6个、其他有扶贫任务的村2-3个。提高岗位开发与贫困劳动者的匹配度,提高岗位到岗率,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贫困劳动者予以托底安置。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服务手段,提高帮扶精准度,对零就业贫困户实施“一户一策”,确保至少1人实现就业。

  六、进一步深化就业技能培训扶贫行动

  要针对贫困劳动者实际情况和就业意愿,开展大规模就业技能培训和技工教育,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者都能得到就业技能培训机会。广泛发动各级各类职业(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面向贫困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使每名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者每年都能接受1次免费职业培训。各乡镇要按照属地原则,对照培训任务,尽快组织人员选送、确定培训科目,确保7月底前完成技能脱贫培训任务,实现贫困劳动者增技创收、技能脱贫的目标。

  七、进一步强化就业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各地要按照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要求,切实落实责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健全制度、完善措施,着力解决有关问题。要强化责任担当,就业脱贫工程各项工作都要确定责任人,挂图作战,逐项销号,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就业脱贫各项惠民惠企政策落地,让贫困劳动者得实惠,调动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者、用人单位都能享受到政策扶持。要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杜绝贪污浪费、挤占挪用等问题发生,切实发挥就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八、进一步营造就业扶贫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要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身边人身边事、完善正向激励机制等方式,加大对未就业尚无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教育引导力度,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引导更多贫困劳动者通过自已的双手劳动脱贫。二是广泛深入宣传就业扶贫的政策措施、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扩大政策的社会知晓度。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参与就业脱贫且贡献较大的企业典型,引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就业扶贫。征集一批在就业脱贫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案例,打造就业扶贫爱心企业典型。三是广泛动员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市场机构,面向贫困劳动者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和人力资源优势,打造和推广一批劳务品牌,以劳务品牌带动转移就业。

  枞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枞阳县扶贫办

  2018年4月12日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