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吴大根:军心不变,带领村民致富

时间:2018-08-07 10:18:53

  “这种非洲菊颜色艳丽,非常适合插在瓶子里观赏。这片玫瑰……”在麒麟镇新安村苗木花卉基地大棚里,该村党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大根穿梭其中,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这些花。,今年60岁的吴大根自1993年进入班子以来,为村里干了不少实事,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与尊重。“我跟老书记共事30多年了,他的心里装着全村的百姓,是他带领大家走上了致富路。”新安村委会副主任吴礼泰告诉笔者。

  吴大根还有一个身份,一个让他引以为豪的身份,那就是退伍老兵。“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段当兵岁月,它锻炼了我的体魄,磨炼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也让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吴大根说。

  我有一个军营梦

  1978年冬,21岁的吴大根在连续3年报名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入伍当兵了。“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吴大根说:“头天晚上,我们在乡政府住了一夜,第二天身披大红花,在乡亲们敲锣打鼓的热闹声中坐船出发了。”从此,吴大根成了成都军区十三军三十八师炮兵团的一员,梦想在此刻实现。

  刚实现梦想的吴大根还来不及感受军营的生活,就在1979年2月17日上了战场。“那一晚正是大年三十,我们每个人都签下了保证书,喝了一碗白糖拌粥便上战场了。”吴大根说。“当时我们都很害怕,但想到这是在保卫祖国,又充满了斗志。”

  战争结束后,吴大根又在部队待了4年,直到1982年退伍。退伍后的吴大根回到家乡务农,随后在乡里的窑厂干活。1993年,村里选举村干部,由于吴大根当过兵,有文化,为人热心,被推选为村委会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此,吴大根就扎根村里,一心一意为村里谋发展。

  “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上前线保家卫国,国家安定了,我就回到家乡守护这一方土地。我依旧是国家的兵,人民的兵。只要军心不变,哪里都是拼搏的战场。”吴大根说:“这是我当时的想法,也是现在的想法。”

  归来仍是好儿郎

  “当兵的时候,我要在战场上厮杀,退伍后,我要在家乡的土地上拼搏。”进入村里的那一年,吴大根35岁,正值青年,他决心要好好干,带领大家过上好生活。“那时候村里连村部都没有,每次开会都在稻场上,日晒雨淋。”吴大根说,“我决心要建起村部。但当时村里唯一的小学是危房,学生在里面上课不安全。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于是,我决定先把学校建起来。”

  吴大根在村里四处查看,为新建学校寻找合适的地址。他最终选定了一块地,但那块地涉及到一个村民组的自留地,村民们不同意。在开工那天,村民到工地上来阻扰。吴大根便耐心地跟村民们讲道理,与他们协调。最后终于说服村民,使得工程顺利开工。1996年,建成了后来的新安小学。“看着明亮的教室,听着孩子们的读书声,我感到很欣慰。”吴大根笑着说,“后来村民们跑来感谢我,说学校盖得好,孩子们读书方便。”

  小学建成后,吴大根又开始筹划建村部。当时,村里的资金匮乏,吴大根一边发展苗木生意,壮大村集体经济,一边寻找在外做生意的大老板,希望拉到赞助。在他的努力下,终于筹够了7万多元钱,2006年盖起了村部。“那时候的村部跟现在的美丽乡村村部是不能比的,但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新安村终于有自己的村部了。”吴大根感叹道:“村部的变化,是我们新安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军营到村庄,归来后的我,仍做家乡的好儿郎!”吴大根的话像是诉说,又像是铮铮誓言。

  种植苗木富新安

  新安养苗木,苗木富新安。新安村苗木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一开始江浙人在我们这里收购桃核,慢慢地,苗木兴起来了。”吴大根说。他在苗木的长势中看到了村里的致富路。1993年,他开始组织动员村民把荒山、荒地利用起来,大面积栽种苗木。几年功夫,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苗木。2008年4月,在吴大根的带领下,新安生态苗木专业合作社成立,注册资金22.8万元,参股资金265.38万元。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社员168名,苗木公司5家,苗木经纪人18人,并被评为为省级示范社。

  “为这个合作社,老书记可没少出力。他每天都会去大棚转转,查看苗木的长势,协调土地流转等事宜。”吴礼泰说:“他身上有一种坚毅的品格,大家跟着他都觉得踏实。他也确实做到了带领大家致富。”

  新安生态苗木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带动了新安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平台,开拓了扶贫脱贫的渠道。“新安村有3000多人,几乎都在家里搞苗木,一年赚七八万不是问题。”吴大根说:“有了致富的路子,大家才愿意在家里干。”

  苗木市场走俏,吴大根又看到了花卉市场的商机。今年上半年,新安村组建了新安开拓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40亩大棚种植基地,种植花卉。“这些花每年能为村里带来5万元的纯收入。”吴大根的脸上笑出了褶子,在花海中竟也深刻动人。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吴大根说,回首当兵岁月,一切历历在目。自己能回来为家乡为人民服务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和幸福。(杨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