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生命最后一刻,好战士仍选择奉献

时间:2018-09-18 19:43:47

  初秋的菜子湖,层层鳞浪随风而起。湖边的枞阳县双丰村,被群山环抱,生机盎然。“中国好人”胡晨就在这片红色沃土出生长大。他曾跟随祖辈、父兄辈6人的脚步,走进军营。又因照顾残疾年迈的父亲而退伍,将部队改选士官的机会留给了战友。弟弟胡飞以哥哥为榜样,也选择了参军入伍,但在哥哥重病之际,也退役回家照顾亲人。

  大爱有传承,退伍不褪色。胡晨退役后,在家做孝子仁兄,出门做诚实好人。2018年5月10日13时30分,胡晨的生命定格在31岁。他成为安徽省首位捐献器官的退役军人,让5位患者重获光明与新生。胡晨的事迹在江淮大地传颂。9月13日至14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来到他的家乡,追寻他的成长经历,揭开这个祖孙三代8人心系国防、报效国家的“精神密码”。

  胡晨家的门头上有光荣军属的牌匾

  听着抗战故事长大

  骨子里流淌着红色基因

  坐落在菜子湖边的双丰村,有村民1202户,现役、退役军人超过130人,是远近闻名的“参军大村”。胡晨的父亲胡曙光年轻时丧妻,腿部有残疾,无法实现参军梦想。胡晨出生后,父子俩常坐在村头,盼着在外参军的亲人能不时回家看看。

  胡曙光说,胡晨小时候,每每听到参军长辈们讲述抗战和部队故事,就乐得嘴角上翘,眼神中满是期待。“他最喜欢听叔爷爷胡建明的抗战故事。”63岁的胡曙光说。

  在胡氏家族,第一个参军报国的是胡晨的伯爷爷胡文杰。1937年,年仅17岁的胡文杰投笔从戎,在无为县参加了新四军,奔赴前线抗击日寇,开启了胡晨一家在从军路上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报国路。1940年,胡建明在桐城参加新四军,他不仅参加了抗日战争,在新中国成立后,还主动请缨,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这一家人,三代八人从军

  ●1937年,胡晨的伯爷爷胡文杰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开启胡晨一家的报国路。

  ●1940年,胡晨的叔爷爷胡建明在桐城参加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68年,胡晨的伯伯胡生有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316部队服役。

  ●1980年,胡晨的二叔胡树清光荣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军直地炮兵团。

  ●1989年,胡晨堂叔胡伟在南海舰队广州某基地服役。

  ●1999年,胡晨堂哥胡炳炉参军,在福建省军区服役。

  ●2004年,17岁的胡晨入伍。

  ●2008年,胡晨18岁的弟弟胡飞参军入伍。

  儿时穿父辈旧军装

  长大成了好战士

  胡曙光的相册中,珍藏着一张胡晨和弟弟胡飞的一张合影。泛黄的照片中,胡晨身着缝有红袖章的绿军装,一脸神气地搂着弟弟。

  兄弟俩童年照片,左一为胡晨

  “这张照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拍摄的,那时,小胡晨做梦都想要一套军装。”胡曙光说,胡晨当时身上的军装是他的堂叔胡伟一次回来探亲时,带来的一套旧军装裁改的。“我看到肩章上还是空的,就找了两块红布条,一左一右缝上。儿子穿上后,神气地在村里转了好几圈。”

  回忆起哥哥的儿时的绿军装,胡飞笑着说,“军装只有一套,我当时就想着哥哥赶紧长大。长大后,他穿不了了,自然就是我的了。”

  时光荏苒,胡晨很快高中毕业。他的高考成绩本可以上一所本科院校,但从军情结让他选择了军营。2004年,17岁的胡晨出现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后勤部队中。入伍后,胡晨省吃俭用,很快学会了驾驶。他所从事的部队炊事班的工作比较累,每天起早摸黑,天没亮就起床做早饭。到了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在炊事班打扫卫生。

  “胡晨给我的感觉非常诚实,交代的工作做得踏实,待人诚恳,乐于助人。”炊事班班长高兆江记得,有一次战友生病了,本不当班的胡晨主动要求去值班,那就意味着他要放弃休息时间。参军两年间,胡晨被评为“优秀学员”“优秀士兵”,还为部队炊事班培养出一批炊事尖兵。

  丧妻之痛尚未走出

  又染重病捐器官

  2006年,胡晨放弃继续留在部队改选士官的机会,毅然回家照顾残疾年迈的父亲。当时,部队需要裁撤三分之一的员额,胡晨将机会留给了比他更需要留队的战友。

  为了支持弟弟上学,胡晨在家照顾父亲两年后,父子俩决定去北京打工。2008年,父子俩来到北京后,在当地一家装修公司做水电维修。其间,胡晨活干得好人又热心,客户都很信任他。“有的客户家水电出了故障,虽然业务不是他做的,但他主动去客户家帮助排除故障,客户很感激,给公司送锦旗。”

  正当胡晨憧憬美好未来时,2015年,家中出现变故,妻子因怀孕导致心衰,剖宫产后病情恶化,虽经极力抢救,人还是没了。胡晨忍痛将襁褓中的儿子交给父亲,只身一人再赴北京奋斗,却在一年后再度遭遇打击。

  2016年,胡晨患上了病毒性脑炎,病情迅速恶化,持续出现癫痫发作症状,其后大部分时间是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他在生病期间,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都伸出援手。“短时间内,社会各界给我们捐了近20万元。”胡曙光说,儿子去世前夕,时而昏迷,时而攥着他的手,说,“爸,我病重时,社会上那么多人给我关爱,我死后,也想为他们做些什么,请您同意我将器官捐出吧……”

  2018年5月10日13时30分,胡晨心脏停止了跳动。在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简称OPO)的专家立即进行了器官获取手术,成功摘取胡晨的一个肝脏、一对肾脏和一双眼角膜,将植入5位患者的体内,使他们重获新生。胡晨也成为我省首例退役军人捐献器官者。2018年7月,胡晨光荣入选乐于助人类“中国好人”。

  “侄子将来入伍,

  我会为他敬礼送行”

  受哥哥影响,2008年,18岁的胡飞也选择了参军入伍。在部队,他苦学卫生技术,先后多次到边远地区执行卫生保障任务,条件艰苦恶劣,但是他从不抱怨,仍全身心投入工作。

  2011年9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2年12月,他被评为“优秀士兵”。2016年12月,胡飞选择退役回到家乡照顾重病在床的哥哥和年迈的父亲;2017年6月,他顺利竞聘村扶贫专干一职,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胡晨自家院子与其他农家无异,种植着芝麻,养了几只鸡鸭,计划今年脱贫。不过,挂于门头的“光荣军属”牌匾,却彰显着胡氏家族三代8人的红色基因。

  记者问胡飞,“将来你的侄子如果还要入伍参军,你愿不愿意?”

  胡飞说,“我会把他送到部队,向他敬礼,就像当年哥哥送我入伍时一样。”

  安徽商报融媒体新闻中心出品

  记者:吴洋

稿件来源: 安徽商报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