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汪钱龙:热爱盆景的80后小伙

时间:2019-02-28 14:25:56

  说起盆景,汪钱龙恐怕有说不完的话。这颗苗子从哪得来的,素材是如何培养的,这盆盆景美在哪里,那棵松长了多少年……汪钱龙像谈到初恋般激动、紧张和兴奋。说话间,带我们看了镇园之宝,那是一颗很大的日本松,枝干虬曲苍劲,似苍龙盘卧。

  巧合之中发现兴趣

  汪钱龙对盆景的兴趣是从大学开始的。2009年,20岁的他走进云南农业大学学习园艺专业,出身农村的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当投身于园艺这片广阔的天地后,他对园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对盆景尤为关注。“学校后面有一个黑龙潭公园,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盆景园,代表着滇派盆景风格。我被盆景的制作造型所吸引,经常一个人去那里看盆景。那个时候我经常会思考,盆景为何能这样好看?小小的一盆盆景又为什么会那么贵?一盆成型的掌上盆景就能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价格,它的价值在哪里?”汪钱龙说:“越看我就越喜欢。”

  2013年,汪钱龙毕业了,在找工作之前他决定先回趟老家,当时的他没有想到,这次回家之行让他与盆景之间有了割不断的联系。

  汪钱龙无意中走进了附近的长河村望野园林盆景园,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盆景让他流连忘返,他当即找到老板,希望能留在这里工作,这一留就是五年。

  望野园林里的探索

  如果说在学校,汪钱龙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理论知识,那么在望野园林,他则脚踏实地进行着实践,不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在实践中总结更细的理论。他从小的盆景着手,不断尝试和思考,慢慢做出属于自己的成品。

  公司经常组织去参观盆景展览,在展览上能欣赏到很多价值不菲的盆景,并学习其中的制作技法。由于汪钱龙喜欢思考和钻研,制作盆景的手艺不断提升,加上对盆景的满腔热情,他希望能在盆景这一块做出一些成绩。

  2015年,汪钱龙租了4亩地,开始自己种起了素材。“平常上班没时间,我就下了班后去钻研,经常晚上戴头灯,穿个大棉袄在地里跑。”汪钱龙告诉笔者。

  周末节假日时,汪钱龙经常会开车去热爱盆景的朋友家,一起交流盆景相关知识,通过别人给的建议,不断修正自己制作的不足之处。因把诸多精力都放在了盆景上,汪钱龙陪伴妻子的时间非常少,这让妻子也有诸多无奈。“抱怨归抱怨,但她还是支持我的,她知道我喜欢这个东西,在我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也会拿了自己的积蓄帮我购买素材。”汪钱龙笑道:“赚了钱我带她分。”

  喜悦与未来

  汪钱龙很快便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他高兴好一会了。

  2016年,汪钱龙花了200元买回来一盆素材。“我大概制作了4个小时,最后800元卖出去的。”汪钱龙告诉笔者,让他高兴的不仅仅是赚钱了,更是被认可的喜悦感。

  汪钱龙的制作手艺不断提升,盆景越卖越多,买进的素材也越来越多,种植面积由刚开始的4亩变成了现在的8亩。“去年我的盆景销售额达到6万元,纯赚了4万元。”汪钱龙说。

  赚钱并不是汪钱龙的最终目标,他说盆景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他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它们身上的美。“你花时间在上面,它只会越来越漂亮,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制作盆景是一门手艺,它集文化、审美于一身,可以说是美与智慧的结晶。”

  面对这样的“雅典娜”,汪钱龙打算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接下来,我计划再种20亩盆景素材,每年取2千棵用来制作,希望能做出更美、更具有艺术性的盆景。”(杨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