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汤沟镇共义村13亩葡萄种植扶贫基地,错落有致的大棚散发出阵阵葡香,走近轻嗅但见如霞的紫意凝结在枝头惹人采,好一派“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的美景。
“果穗紧密、圆润饱满、色泽鲜亮、过往游人采摘欢……”这一幕幕,甜了共义村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额间的汗水,也让其凝聚在葡萄园的三年心血得到了认可。
贫困村,村集体收入2万多块,主要依靠鱼圩承包等,造血功能不足,这是2017年共义村现状,也是村集体发展需要迈过的几道坎。突破瓶颈,拔掉穷根,造血扶贫,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经过多方考察并结合村里居民多是从事水果生意的客观优势,决定利用2016年扶贫项目资金16万元和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万元建设成占地13亩23个标准热浸镀锌大棚,发展葡萄种植扶贫基地。
基地有了,如何经营?承包?可以预见到前途未仆的产业犹如烫手山芋难有人接手,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正视困境,主动作为,决定自己闯一闯。“我们村为了保证葡萄品质,特地请了技术顾问,村书记只要发现葡萄基地苗头不对,就立马与其视频联系,让其指点迷津,三年过去了,咱们村书记都快成了半个葡萄专家。”汤沟镇共义村村委会主任钱立生打趣地说道。
“葡萄基地主要种植的是夏黑和醉金香,夏黑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下旬风味最佳,醉金香是夏黑下市后才上市。”
“2017年初启动,2018年已经少量挂果, 2019年正式进入丰果期。”
“这葡萄套袋作用大,可以防病害,防虫害,防鸟害,防污染,保产量,保质量。另外在大棚处安装防鸟网,可以有效防止鸟雀啄食。”
“夏黑葡萄栽培是个细活,果穗最好是每个结果枝平均只留1个果穗,如果果粒着生紧密,我们也会根据实际进行疏果。”
……
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如数家珍般的向笔者细说着种植过程,而这一字一句的道来也是基于他们全程参与了栽种套袋、施肥修枝、疏穗定产、人果疏果等培植工作所带来的底气。当然作为扶贫基地,也带动了贫困户实现居家就业,吸纳了5户贫困户,月工资3000元,2018年基本上都实现了脱贫摘帽。
拒绝化学农药,采用生态农家肥料,走的是绿色、生态无公害水果路线,保障品质的同时也赢取了居民采摘的信任。“这边葡萄肉质紧实,清甜爽口还无籽,主要销售是以采摘为主,也有部分在邮乐购、和沐生活、蟹之都等电商挂网销售。不过我本人是比较喜欢亲近自然,感受采摘之乐,经常会到这边来采摘,回回都买个一二十斤。”正穿梭在大棚里采摘的章行行兴冲冲地说道。据悉,2019年汤沟镇共义村葡萄种植扶贫基地约有1万1千5百挂葡萄,现已销售6千多斤。
钱立生介绍道,2018年汤沟镇共义村整村脱贫出列,现在葡萄种植扶贫基地在经过三期土地流转,占地50亩,不过却一分为三。一期13亩的葡萄预估今年销售1万8千斤,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多,而剩下二三期流转的37亩地,有十几亩种植羊肚菌(蘑菇的品种),已被私人承包,其今年租金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万多,余下的土地共义村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也早有规划,准备为种植草莓做好相关的基础设施准备,进一步扩大村集体收入,让多彩的蔬果绚烂着村民的生活。(吴玉婷)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