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县今年实施的35项民生工程中,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组织实施的有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污水治理项目。其中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完成,污水治理项目正在按时间节点有序地推进中”,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陆华介绍道。
“2019年我县一三五六四个月份,水质能够达到II类水标准,上半年水质总体能达到III类水水质标准,满足目标要求”,就2019年上半年水质总体情况监测站站长左正贵总结到。
水质监测和动态评估,是保障水环境稳定向好的前提。枞阳大闸智能监测站能监测水质变化、水质质量等指标。据介绍,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站房及辅助设施建设、自动检测设备购置安装、配套的采样采集系统、质量保证系统、数据传输及管理控制系统,该项目于2018年6月份兴建,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100多万元。
监测站通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水质物参数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总氮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会上传至省市网络监管平台,在后台技术人员可以即时监测数据。监测站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环境监管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对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和开展长江水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枞阳大闸水质自动站站房建设在铜陵市四个国控监测点位中率先完成。我县2018年大闸水质经检测优于Ⅲ类标准,获得了省政府奖励了200万元的奖补资金,同时又将资金投入了水污染防治工作。

“过去我们这个村每到夏天,蚊虫满天飞,污水满地滚,通过项目实施,村庄面貌得到了彻底地改变,现在每天清晨来晨练的老百姓,傍晚到我们村庄来乘凉的人络绎不绝”,岱嶅村党总支书记姚钱尧说到。
小厕所事关大民生,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岱嶅村是2017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农村改厕正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现在岱嶅村的126户居民家中已全部接入污水管网,每户建设三格式化粪池,村里建立了污水管网,建设了两处人工湿地,使粪池具有了方便、卫生、适用、节水、防臭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功能。
除了农村改厕,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也有效解决集镇区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问题,从源头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据了解,金社镇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约4.1亩,总投资近600万元,近期日处理规模是每天300吨,远期是每天600吨。目前金社镇污水处理站设备已基本完成安装,入河排污口论证已完成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将改变集镇区居民污水直排的现象,大大改善集镇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县住建局工作人员吴项忠介绍道 。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污水治理工作启动于2017年,旨在通过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切实增强污水处理能力,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当前18个乡镇已全部进入施工建设阶段。这一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已争取到资金为1.3313亿元。根据要求,县生态环境分局将在2019年完成藕山镇、汤沟镇、长沙乡、义津镇和浮山镇5个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陆华表示:“我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要求,下一步继续发挥好协调调度,监督服务的作用,计划每两周对全乡镇进行一次巡查,持续地改善人居环境,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枞阳。”(张敏陈施)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