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目有神,声音洪亮,步履稳健,这是会宫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方宏峰给人的第一印象,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和群众。“做人不能忘本,没有亲人解放军,哪有今天的好日子,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更要把军队不忘初心,服务群众的优秀传统带到工作中来,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军人的身份。”方宏峰的话语朴素而诚挚。
说起方宏峰的故事来,就像夏天满架的葡萄,一串儿一串儿的。盛夏时节,笔者走近这位最美双拥人物,探寻他拥军爱民之路上的点点滴滴和大爱深情。
1998年底,方宏峰应征入伍,服役于江苏省连云港警备区,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后分配到会宫镇政府,从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做起,先后在计生办、土地管理办、司法所、市容管理办工作过。2016年夏天,枞阳县遭遇特大洪水灾害,方宏峰被安排驻点在安凤村,安凤村地理位置偏僻,临近白荡湖,一天凌晨,受连日强降雨影响,位于安凤村的幸福圩出现漫破现象,方宏峰马上与村干部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可不少村民舍不得家,不愿搬走,“我家就在圩口,屋里开始不断进水,孙子吓得抱着他爷爷的腿直哭。老伴想把值钱的空调拆了带走,可还没拆完,水已经漫到膝盖。方主任劝我们说,空调淹了能买到,可人买不到,便连拖带拽把我们带走了。”64岁的村民朱玉花回忆起破圩时的惊险场景,仍心有余悸。
“很多老百姓不愿意立即转移,水上来了,人往楼上走,希望能捱到水退去,方宏峰同志冲进家里把他们拽出来,背着走,拖着走。那天晚上,他独自救了十几个人出来,其中两个还是瘫痪在床的老人,都八十多岁了,他抱着她们,淌着水,一直送到安全的地方,转身又马上搜救其他围困的百姓去了。”安凤村党总支书记王毛法说。到了第二天早上,全村都安全转移至安置点,稍稍缓了一口气的方宏峰才发现,由于长时间泡在脏水里,全身皮肤均过敏起了红肿,可想到所有群众都安全撤离,他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

2018年,会宫镇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方宏峰任站长,有了服务站这个平台,方宏峰更好地贴近了退役军人的生活。全镇有多少退役军人,分布在哪些地方,从事什么工作,家庭情况如何,方宏峰全都摸查的清清楚楚。家住栏桥村的张勋满是一名退役铁道兵,承包了一百多亩田地种植水稻,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自给自足。2014年张勋满的爱人身体不适,查出患有癌症,辗转各大医院治疗花费了三十余万元,高额的医药费让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陷入了困境。方宏峰在摸排全镇退役军人信息时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便立即上门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张勋满申请革命老区农村综合保障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方站长接手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后不久,就摸查信息到了我家,来回奔走在民政和医保等部门,帮我们申请各项补助及报销医药费,工作细致又富有责任心,他是退役军人的优秀典范!”张勋满感激地说道。
除了退役军人,方宏峰还格外关注烈士家属的日常生活,八十多岁的胡奶奶是姚志明烈士的母亲,年轻时因白内障手术失败导致视力一级残疾,老伴儿也患有胃癌,方宏峰隔三差五就去老人家里看望,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方站长是个好人,经常来看我们,关心我们老两口生活的好不好,平时遇到什么困难,他也都给我们解决,我眼睛看不见,他就牵着我一步一步走,我早就把他当成了自家人。”胡奶奶告诉笔者。
火热的青春留在军营,辉煌的人生还要在岗位中续写。曾经一身戎装,到如今基层工作为民服务,军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早已融化为方宏峰的一生追求。部队优良作风,烙印般刻在他的心里。“以前的我作为一名军人首要任务是保家卫国,退役后服务好军人和群众成了我的责任和使命,爱国拥军没有终点,用心用情做好双拥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后还需继续努力!”这朴实的话语彰显着方宏峰的坚定信仰,也映照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爱国拥军的博大情怀。(乔婷)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