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用心描绘电力好风光

时间:2019-08-05 17:51:59

 巍巍的铁塔银线闪闪,枞阳供电人用饱蘸智慧和力量的丹青,描绘电力好风光,为蓄势待发的枞川大地带来汩汩流淌的强劲动力,为枞阳人民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憧憬。全力以赴加速电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现代化美好枞阳建设,枞阳供电人用忠诚追逐理想,用责任扛起重担,用担当把初心渲染。

  星罗棋布加快建设步伐

  我县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村、工业用电又各自依靠资源而呈现分散布局。随着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的实施,枞阳电网基础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2017年以来,枞阳电网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26亿元,新建了220千伏渡江变1座,主变2台总容量36万千伏安,改造35千伏变电站1座,增容35千伏主变1台容量1万千伏安,建改35千伏线路68.15千米,建改10千伏线路466.696千米,低压线路677.724千米,配电变压器473台,总容量14.492万千伏安。

  2019年,220千伏渡江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将彻底解决县域供电能力不足,且仅有一座220千伏会宫变电站的单一电源点的现状。

  110千伏及以上电网网架结构的完善,解决35千伏线路重过载和串供电,消除35千伏钱铺变、横埠-钱铺35千伏线路安全隐患等问题,农配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

  下一步,县供电公司将继续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开工建设110千伏白湖、汤沟和35千伏金社等输变电工程,解决乡镇电源布点不足等问题,形成星罗棋布的网架结构。这一串串的数字或许枯燥乏味,但在枞阳供电人的眼里非比寻常,因为它们记录了枞阳电网前行的脉搏,也记录了藏在这背后,枞阳供电人付出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

  跨江线路助力乡村振兴

  我县有铁铜、凤仪和长沙三个江心洲, 1971年,随着10千伏铁铜05线路建成投运,铁铜在三个江心洲中最先用上了电。后来,在七十年代末,凤仪和长沙也相继通电。涓涓电流横跨长江,点亮江心小岛。

  沿长江长沙段夹江看去,江面的船舶来往穿梭而过。三十多年过去,随河床变迁,江水涨潮时,原线路因建设年代久远,对江面最高水位距离不足,被过往船只撞击断线事故屡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多来来,三条过江线的运行维护经历过多少艰难,多少努力,枞阳供电人从不多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江心洲亟待更充足的电流满足百姓生产、生活需要。人民电业为人民,让江心洲的百姓彻底改变困局,用上满意电、优质电,才是供电人最幸福的事。

  凤仪洲距离江北江面宽阔,多年来,依靠一根江心电缆供电。 2015年2月11日,省公司协调,从江南池洲跨供电区域架设线路,一线飞架南北,从此凤仪乡实现了双电源供电。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江心洲的用电问题,在省市公司大力支持下,2017年,县供电公司启动对过江线路高标准改造项目。2017年5月7日,省长江河道管理局在枞阳组织召开了项目防洪防渗专家评审会议,同年7月,项目经安徽省电力公司立项批复,2018年1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新建长沙线路架空跨越长江航道,长江大跨越段1713米,采用呼高100米的自立式铁塔,总投资783万元。线路应用差异化设计,按照110千伏线路建设标准采取同塔双回线路设计,2019年1月8日建成投运。新建10千伏铁铜05线路在原过江线路下游25米处以110千伏线路标准新建10千伏双回线路跨越长江,在南北两岸各建一基呼高75米的跨越铁塔,两塔档距732米,项目动态投资606万元。 2019年6月5日,新建10千伏铁铜05线路正式投运。

  “一村一站一员”服务精准扶贫

  “只要有阳光,就有这笔收入,再加上自己的勤劳,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5月8日,横埠镇黄山村村民黄玉介的存折上又存上了一笔“阳光收入”。自2016年我县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以来,枞阳已有7.8万人走上绿色电网铺就的幸福道路。

  2016年12月7日,黄山村光伏电站正式并入国网发电赚钱,这是我县第一批光伏发电到村、到户。该公司为村里电站安装了电表,村书记黄三五眯着眼看着并网发电数字不断攀升的电表,兴奋地算着一笔账:“我们村的这个光伏电站占地820平方,总共6组240块的光伏电板,容量60千瓦,日均发电200度以上,一年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近10万元的收入! ”

  近年来,随光伏发电建设数量和容量快速增长,为解决光伏项目面临的质量控制、运维管理和效率提升的热点、难点问题。县供电公司创新“一村一站一员”工作法,精心为每个村庄的光伏电站选派了一名政治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光伏电站维修技能的光伏联络员驻村开展工作,点对点,一对一,实现光伏服务全履盖。

  120名光伏联络员通过实地走访22个乡镇,235个行政村,629个光伏电站,对接行政主管部门、项目实施企业、属地乡(镇)村、深入开展调研,积极探索、创新户光伏电站、村级光伏电站、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整体联动推进,从电力优质服务向光伏电站的设计施工、安全管理、运行维护、科学吸纳日照光度、电费结算等范围多维度扩展,让用户享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保障光伏电站持续发挥最大效益,让阳光变成更多现钱。

  王萍丁家明/文郜小兵王萍/图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