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7:30准时到医院查房,检查患者身体状况,8:00召开每日例会,听取医生的汇报,随后给门诊病人看病,9:30上手术台。这是枞阳县人民医院外三科主任医生吴根信每天上午的工作安排。从病房到会议室,从会议室到办公室,他都是一路小跑,争分夺秒。
“今天看了30个门诊,有6台手术。”吴根信告诉笔者。这对于他来说,是常态。
吴根信1993年毕业后分配到县人民医院从事医学临床外科工作,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吴根信就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要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多年来,吴根信始终坚守这份初心,哪里有病人,哪里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想要守好这份初心,精湛的医术必不可少。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各种疑难杂症,让病人恢复健康,吴根信一直坚持学习,精益求精。“医学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平常我自己会订阅大量的业务杂志及书刊,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注明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了解当前的前沿科技。这些学习,让我获益匪浅。”吴根信说。

1998年4月和2002年10月,吴根信先后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军区总院进修普外科、胸外科各一年。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吴根信熟练掌握了外科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能独立开展外科难度较大的四类手术。
近几年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发展与普及,吴根信又多次参加学习和培训,率先在县医院院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疝修补术(TAPP、TEP)及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填补了县医院外科史上的空白,在省内同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
“他一年要做900多台手术,从来没发生过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平常看诊和手术很忙,他也一直坚持学习,目前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有10余篇,受到了专家的赞赏和肯定。”枞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钱志超告诉笔者。
这种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吴根信在坚守初心的路上走得更远。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学的特殊性赋予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为了履行自己的使命,吴根信一直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春节,他在岗;国庆,他在岗;每一个周末,他也在岗。在家人眼里,吴根信似乎没有完整的假期。

“病人等不得,有些时候争分夺秒就能抢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吴根信说。从医二十六年来,吴根信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他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重症患者,对危重患者,常夜间询问值班医生,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当医生,时刻都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吴根信说。
2014年,一名贲门癌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诊手术后因失血较多,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当天夜里,院血库负责人和安庆中心血站取得联系,吴根信亲自去安庆血站拿了800ML血,输血后病人的病情得到改善。为了确保安全,吴根信连续四个夜晚一直守在病房,直至病人脱离危险。
2015年7月,医院来了一对双目失明的夫妻,丈夫患食管癌,妻子有8个月的身孕。他们生活困难,无法承受医疗费用,准备放弃治疗。了解情况后,吴根信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汇报,并陪同患者向民政局主要领导反映情况,同时联系了所在村委会。在多部门共同努力下解决了经费和陪护问题,顺利施行了根治性食管癌手术。
从医多年来,吴根信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患者,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是被理解还是不被理解,他都一视同仁,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时时处处以病人为中心。因为视病人如亲人,吴根信也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吴根信由于医术高超,工作热诚,还承担了县里多家乡镇卫生院的坐诊、会诊任务,经常带队去乡村和敬老院义诊。
精湛的医术、敬业的精神、和蔼的态度让吴根信也得到丰硕的回报。他在院内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2004年获医院突出贡献奖,2006年获县十佳医生称号, 2013年获县科技成果三等奖,2016年获县优秀人才称号,2018年获县科技成果二等奖。今年5月,又获得了铜陵市“铜都白求恩奖”。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总有一群默默奉献在各个岗位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不忘初心,不断学习,为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吴根信说。(杨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