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刘琴:返乡养鸡走上致富路

时间:2019-08-16 08:45:06

  提起因养殖竹鼠视频爆火网络的华农兄弟,大家肯定不陌生,而在枞阳有这样一个人,可以称得上是枞阳的“华农兄弟”!她也爱在网上直播她的养殖故事,观众还不少呢!

  “大家来看下后面的小鸡,看到没有,后面的鸡全部在下面吃着玉米呢,这鸡天热了也知道躲在树里面,聪明的很。”雨坛镇双丰村,一位穿着白大褂、笑容朴实的80后女性,正对着手机跟直播间对面的网友们聊着天,养鸡场葱葱茏茏的树荫下,数不清的小鸡正在她的脚边啄食着玉米,夏蝉也在枝头起劲的叫着,一派热闹祥和的画面。

  这位年轻女性,就是枞阳县康民禽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刘琴。2012年,刘琴返乡带领村民创办了枞阳县康民禽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养殖和销售土鸡及土鸡蛋。

  因为家庭姐妹众多,刘琴小小年纪就开始跟随父亲外出打工,装修工人、网吧收银员、油漆工…外面的风风雨雨刘琴见过不少。在打工时,她发现了一个商机:大城市餐馆里的农家菜都卖的特别好,一些土鸡、土鸡蛋甚至刚一上架就被哄抢一空。

  刘琴想到自己家屋后就有一个小山坡,养殖土鸡的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说干就干,刘琴回到了家乡,购买了第一批鸡苗,兴致勃勃的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之旅。刚起步时,本钱少、技术缺乏,她就自己动手搭鸡棚、修鸡窝,向当地有养殖经验的农户请教。她坚信只要肯吃苦,在大山里用双手也能致了富。

 

  万事开头难,由于经验的匮乏,刘琴买来的2000多只鸡苗陆陆续续全死光了。因为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并且要注意防疫、保温等各种问题,这些细致的工作对于第一次接触养鸡的刘琴来说并不容易。

  虽然受到了挫折,但男孩子性格的刘琴并没有气馁,她暗下决心,自己偏要在养鸡这件事情上弄出点名堂。为掌握土鸡养殖技术,她购买了有关养鸡的专业书籍,在网上查找别人的经验介绍,还直接去其他的养鸡场考察学习。通过自学,刘琴悟出了一点养殖门道,于是向亲朋好友借钱,又引进了第二批鸡苗。为保证土鸡品质,刘琴以玉米、稻谷、蔬菜饲养土鸡,几个月后,第二批土鸡出栏了,市场供不应求,刘琴挖掘到了养殖土鸡的第一桶金。养殖技术成熟了,乘着市场需求的东风,刘琴扩大了养殖规模,除了养殖土鸡,还做起了土鸡蛋的生产与销售。

  2015年,随着周边的养殖户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刘琴发现,自己的土鸡在市场上越卖越艰难了,不破不立,刘琴觉得这可能是一次转变的机会。

  正好此时,县政府正在组织开办电商培训班,而刘琴在杭州打工时就接触过电商,对网络不算完全陌生。于是,她加入了电商培训班,注册网店、拍摄图片、处理图片、写产品文案……一边学习,刘琴一边把微店开了起来,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十一万,为此,县商务局还给了她一万元的奖励,这让刘琴乐开了花,淘宝企业店铺、快手、抖音……她将自己养殖的土鸡和土鸡蛋搬上了线上销售,通过网络直播“叫卖商品”这种新颖的销售方式,2018年上半年刘琴累计销售土鸡1000多只,土鸡蛋近3万枚,销售额4万多元。

  在自身致富的同时,刘琴也不忘回报乡亲,她主动为本村贫困妇女提供鸡苗,免费给鸡打预防针。村里也经常会有乡亲们过来咨询养鸡的相关问题,刘琴就细致耐心的解答,告诉他们应该用什么药、如何去处理。“像一些农村妇女,在家里又要照顾老人,没办法外出打工,那她可以在家里养个三五百只鸡,四个月后我再以市场价回购,这样她们在家就能把钱赚了,可方便了。”贫困户王九发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家以前也是养鸡的,一年养个几十只。后来从刘琴办了养鸡场,我就可以多养一点,养个一百来只了。鸡卖不掉的话她还可以帮我销售,我再也不用愁着鸡怎么卖了!一年下来光卖鸡收入也能有2000多块,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王九发笑容满面地告诉笔者。

  谈起未来的计划,刘琴神采飞扬的告诉笔者:“我现在的养鸡场基本上一年要养殖3万只左右的鸡苗,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共带动了8名贫困户在此务工,另外我在双丰村还新建了一个养殖场,占地100多亩,能养2万只鸡。下一步我将立足合作社,让更多的贫困户来养殖场务工,不能来务工的就让她们自主养鸡,我帮她们代销售,从而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顺利脱贫致富!”(周若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