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忠诚履行职责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忠诚、干净、担当。9月17日,枞阳县纪委监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宣读了关于表彰2019年度枞阳县“最美纪检监察人”的通报,并为获奖者颁奖。即日起,本站对8位“最美纪检监察人”进行系列报道,展示我县纪检监察干部风采,以“最美精神”示范引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枞阳提供坚强保障。

见到王成龙的时候,他正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双眼紧盯着电脑,全神贯注。在刚刚结束的县委第二巡察组对县妇联党组巡察动员会上,王成龙作了动员讲话,现在,他正在将县妇联的相关情况摘录进电脑,以便接下来根据汇报材料进行核对,查看是否真实。
今年56岁的王成龙看上去有些严肃,但很健谈,说起纪检监察工作,他的脸上偶露笑容,“这份工作忙碌辛苦,但也收获颇多。”
王成龙从1984年在县检察院从事检察工作,到2003年调至县纪委工作,一直以来,他在工作中始终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行业上的一把好手。2017年6月份,枞阳县正式启动巡察工作,在第一轮巡察中,王成龙被任命为巡察组长,开启了他的巡察之路。
“刚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我们就去外面学习别的地方的经验,同时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方案,在干中学,学中干。”王成龙告诉笔者。
身为组长的王成龙在巡察中担任了更多的工作,具体怎么查,从哪几个方面查,巡察报告和表格怎么写……王成龙通过一步步摸索,不断地学习、思考、总结,终于带领成员们完成了第一轮巡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巡察模式。在后来的巡察中,其他巡察组借鉴了这种方式,让巡察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作为巡察界的“老人”,王成龙参加了后来的每一轮巡察,并且热心帮助组员们。“巡察组的组长是固定的,但每轮巡察成员都是临时抽调,并不固定,他们在各个单位从事不同工作,刚来的时候对巡察工作并不了解,在每轮巡察开始之前我会细致地和组员们讲解工作内容,传授工作经验,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王成龙说。
巡察工作繁琐,任务量大,从召开动员会、查看资料、接受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到专题了解问题、将问题反馈给执纪执法相关部门处理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耐力,并且巡察工作涉及的单位多,知识面广,每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职责分工都有所不同,在知道自己要巡察哪个单位的时候,王成龙就会提前去了解相关情况,搜集相关材料,以便更好开展工作。
巡察工作不仅任务量大,时间也相对紧张,一般对一个单位的巡察要在10个工作日完成。“上一轮巡察是在浮山和项铺两个乡镇,我们在那里呆了3个多月,每周星期一7点多去,到星期五傍晚才回家,中间都不回家。”王成龙告诉笔者。面对繁忙的工作,对于家庭自然就缺少了关注。王成龙便经常找组员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予他们以安慰。而他本人更是坚守岗位,前不久儿子生病做手术,当时恰逢第七轮巡察刚刚开始,王成龙很担心儿子,也只能每天通过视频了解情况,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让组员们深受感动。
巡察工作的繁琐和繁忙并没能难倒这群纪检人,但巡察过程中的“人情关”“熟人关”却让巡察组的组员们有些头疼。作为组长的王成龙不仅自己以身作则,更是对组员们严格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很多棘手问题。“你们大胆查问题、找漏洞,有困难矛盾,不好处理的事交给我。”这是组员们经常听到王成龙说的一句话。
由于巡察组成员大多是本地人,在各个单位、乡镇都有熟人,亲戚、朋友,发现问题,在情感上来说处理起来有些难度。“有时候组员不好意思,我就挺在前面。作为纪检人员,是在履行神圣的使命,作为组长,一定要有担当精神。”王成龙说。正是这种使命感和担当精神,让王成龙在每一轮的巡察工作中都能做到公正无私,不辱使命。
巡察工作中,驻村巡察尤为辛苦,但王成龙却觉得更有成就感。“村里是最贴近老百姓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更能帮助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驻村时,王成龙喜欢下班后在村里各处走走,四处看看。这一走一看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一次,王成龙经过公厕时发现公厕臭气冲天,经了解是因为用水浪费,村里将公厕的水给关了。王成龙立即找到村里,协调解决,最终让公厕重新通上了水,并且交由公司管理,让村民享受到了便利的同时也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王成龙的眼里,纪检巡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忠诚、干净、担当,是每一个纪检人员不可或缺的品质。”王成龙说。(杨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