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三尺讲台 擎起爱与责任

——记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周金陵

时间:2019-09-26 16:21:35

2011年秋天,刚从美术专业毕业的周金陵没有太多思想准备,就走进了特教学校这样全然陌生的环境。

  第一次学习从没接触过的手语,第一次与聋哑智障学生交流,第一次长时间住校值班,第一次……那个时候的周金陵有过茫然和不知所措。为了跟上听障学生手语速度,自学手语累到手抽筋;为了让学生不乱跑出教室,追到脚键受损;夜间值班会时常听到有学生半夜做噩梦发出的恐怖惊叫,为了确保学生安全,她壮着胆子起床查看,长此以往,让她有些神经衰弱,几近崩溃。

  “初时曾有的郁闷和纠结的情绪,我想更多缘由便是自己尚未真正走进这群纯真的孩子。”枞阳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周金陵说道。站在学校新建的操场上,秋日的阳光撒在这些聋哑智障的孩子身上,每个孩子脸上都挂着很萌很可爱的笑容,周金陵看在眼里,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点痛痛的感觉,花样的年华应该是人生最快乐灿烂的时光,而他们却很难像正常孩子一样享受阳光、享受快乐。“身为特教老师的我有职责和义务引导训练孩子们,让他们尽量能够培养自理能力、享受生活,这是一份神圣又光荣的使命。”

  特教学校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不仅特殊在他们是一个残障群体,还特殊在他们几乎都是来自农村的穷苦家庭,父母不是在外打工,就是自身有残疾。这里面有学生因不注意穿着,穿着邋里邋遢;有学生因缺少管教,不注意个人卫生;点点滴滴周金陵深记于心。亦师亦友的她会用零花钱给学生买点衣服、吃的;作为智障新生班班主任,严格要求自己,对全班同学实行“保姆式”教学,从生活起居到上课自习,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不仅教学生洗澡、洗脸、洗脚,还手把手教会学生洗衣、整理个人卫生,改变学生不良卫生习惯;也会根据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利用课余时间画了很多难易不等的范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教学交流沟通,学生们逐渐爱上了这个可亲可敬的老师,每次看到她抱着装教材的大纸箱走向教室,学生们总是争先恐后的抢着为她搬运。

  2015年特教学校康复教育的重担压在周金陵身上,畏难、退缩?不,她选择了长风破浪,扬帆前行。为了提高接受康复教育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她备足马力,主动学习很多生活知识,包饺子、做寿司、馒头、水果拼盘她信手拈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花样馒头,老师先示范一个,咱们先取一小块,然后揉……小朋友你们看玫瑰花馒头就这样做出来啦。”“太厉害了吧。”学生们看着老师的成果,个个都跃跃欲试。“那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动动手,从第一步开始做。”周金陵悉心地指导每个学生,不厌其烦地教学生一个又一个馒头式样。

  从教的8年期间,由于职业特性,周金陵免不了要遇到些棘手的问题和复杂的情况。王一(化名),2014年进校新生,患有自闭症,不愿意上课,经常在校园里乱跑,甚至有一次用拳头砸碎窗户玻璃,鲜血直流,周金陵为他包扎时心疼的直流泪。为了让王一能够很好的融入校园,周金陵常常是吃饭和睡觉时都陪着他,抚摸他的手和脸,让他有一种安全感。经过一个多月的细心呵护,王一渐渐安静了下来,上课不仅能坐得住,而且也开始用心听讲,还能主动回答问题。

  其实不仅是对王一,对每个学生,周金陵都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关爱。8年来,她带着一颗勤奋,感恩,丰献的心,创立了“一对一”“保姆式”教学法。2015年负责康复教育,每年在省市考核中名列前茅;2016年被评为市级助残先进个人;2017年获枞阳县中小学教师优质课一等奖;2018年获市培智教育优质课三等奖等;今年又获得了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心系特教的她默默耕耘,矢志不渝的坚守园残疾人学生幸福梦这一初心,一路向前。(吴玉婷)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