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透视基层,我们可以看到一批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他们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在岗位上。在抗“疫”一线,放飞青春梦想,像一个个被激活的红色细胞,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并肩携手,夫妻双双筑同心。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携手并肩战“疫”线的夫妻档屡见不鲜,浮山镇浮山村后备干部方俊生和他的妻子徐莉芳便是其中之一。“他从大年初二返岗后,一直吃住都在村里,好多天见不到他人。”谈到丈夫,徐莉芳坦言,自己非常担忧。看到方俊生和他的同事都忙得不可开交,徐莉芳就主动报名当起了志愿者。就这样,丈夫在片区巡逻,妻子在卡点值守,虽然同在一个村相隔不远,但是又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每当看到方俊生巡逻的车辆,徐莉芳就远远地招手,两人没有时间说太多的话,只有口罩下温暖的相视一笑。在距离浮山村不足7公里的女儿桥村卡点,后备干部叶华兰正在填写来往行人的相关信息,她的丈夫吴保祥负责测量体温、劝返外来人员。一上午从他们卡点进出的人员达到了200多人次,但是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工作有条不紊。一到饭点时间,叶华兰就对丈夫说:“你先回去做饭,我在这里守着,你吃完饭来替我,卡点不能出现无人值守的情况。”村里人都笑称他们是卡点值守的最佳搭档。
满载牵挂,宝妈奶爸献真心。后备干部中有不少都是新手爸妈,春节期间他们本该多陪陪自己的孩子,然而疫情来临,他们只能舍小家为大家。“连文艺队队员都上了前线,我怎么能安心在家。”得知村里防控人手不够,浮渡村后备干部唐燕毅然决定提前结束产假,将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家人。正月初二一大早,她就出现在了办公室,巡逻、入户排查、卡点值守,到处都有她的身影。为了不把危险带回家,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脱掉外衣清洗消毒,几乎每天忙到夜深人静才能休息。“非常时期,外来车辆不能通行!”在向阳村卡点,后备干部邹磊正在劝返外来车辆。1月初,他刚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内心既幸福又激动,想天天在家里陪一陪坐月子的妻子,抱一抱刚出生的孩子,尽着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然而疫情之下,他不得不丢下妻女回到工作岗位。跟同事轮流值班时,他也常说自己年轻些,主动要求值夜班。工作一结束,他就恨不得飞奔回家,可是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他不敢摸也不敢亲。孩子满月那天,邹磊依然在村里忙到很晚才回家,妻子有些不满,他安慰道:“等疫情结束,换尿不湿、泡奶粉、哄睡这些事情我全包了。”
转换战场,扶贫专干持恒心。在脱贫攻坚战中,担任扶贫专干的后备干部是一线的战斗员,在疫情阻击战中,他们就地转化,成了战“疫”的急先锋。春节前夕,白柳镇龙井村确诊了该县第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扶贫专干汪强随即接到任务,要让村内春节期间准备举办的红白喜事全部取消。他感到犯难,“毕竟是喜事,采取强硬措施,有伤和气。这可是头一次遇到的事,劝阻能不能奏效,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汪强只能硬着头皮上门沟通,一家一家跑,从各地严峻的疫情形势,讲到现在县里发的几个通告,少数老百姓一时不能理解的,汪强就动员人脉相近的邻里乡亲轮番劝说。经过努力,龙井村累计取消了红白喜事7件共120桌。官埠桥镇官山村扶贫专干王淑敏虽然任职时间不长,可她不光精通扶贫知识,计算机操作更是娴熟。考虑到王淑敏家里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这次疫情防控村里只给她安排了信息录入、数据上报等室内工作,可她却执意要参加入户摸排。“经过这次逐户逐人摸排,我们对于村里的实有人口、户籍人口、外出人口、暂住人口,有了一个更加精确的数据。”不仅如此,官山村卡点也常常见到她的身影,“卡点是掌握第一手信息的关键点。只有我们将信息核对准确,掌握实情,才能为防疫工作做好保障。”
再续忠魂,英雄亲属显丹心。在枞阳,有人用自己的生命延续他人生命,有人扎根基层,倒在了脱贫攻坚的岗位上。他们都是英雄。在这次疫情来临之时,他们的亲人用行动去学习、去致敬、去传承英雄的家族精神。胡飞是获得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中国好人”胡晨的弟弟,也是雨坛镇双丰村的后备干部。当村里布置防控任务时,他主动提出去重点区域返乡人员居家观察点值班。在观察点,他维持秩序,为居家观察人员采购生活用品,定时测体温、消毒。与双丰村相邻的先锋村确诊1例新冠患者后,有好心人就提醒胡飞离开危险性较大的观察点,他说“跟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相比,我们承担这点风险算不上什么。”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观察点撤除。浮山镇女儿桥村原选派帮扶干部王太福2017年12月因公殉职,他的女儿褚倩是枞阳镇老庄社区的一名后备干部,平时工作繁杂,褚倩本想利用春节假期好好陪陪母亲和女儿,但是疫情迅猛发展牵动着她的心。大年初一,她就在家里坐立不安,时不时地拿出手机看信息。母亲看出女儿心思,安慰道:“你去上班吧,年轻人这个时候更不能退缩。”有了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褚倩立即回到单位,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她带领辖区志愿者开展地毯式排查,逐楼逐户走访。老庄社区的居民小区较多,而且大都没有安装电梯,整天上下楼摸排信息、宣传发动,腿子发软、喉咙发干,也不叫声累。短短两天,就将辖区内404户950人摸排得一清二楚。说到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她笑着说“单位旁边新开了一家餐馆,最想带妈妈和女儿过来尝一下。”
他们是全县360余名奋战在一线的后备干部的缩影,就是有这样一群平凡的后备力量,他们在关键时刻冲在最前方,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犹如一面面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给予了广大群众战“疫”的坚实底气和力量。(疏骏骏)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