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零时开始的联合执法治超行动以来,安徽省铜陵市和枞阳县严格按照安徽省关于开展合肥、六安、铜陵、安庆四市联动治超执法行动部署,紧密联系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治超执法力度。
保持强力量高压打击
4月28日晚21时30分,在G330横埠联合治超卡点现场,市公路流动超限超载流动检测站张云峰告诉,这次铜陵联合执法治超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一支强大的联合执法力量。4月22日,铜陵市在枞阳县召开了专题部署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才国任组长亲自上阵,市县治超办、市县交警支(大)队、市县交通、公安、公路、运管、港航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陆路与水路并举,这是针对枞阳长江岸线长采取的新措施,市县相关领导坐镇,负责联动组织、协调、指挥,现场研判治超形势,解决治超开展中的各种难题,确保联合执法高效运行。
还有就是保持路面高压打击。由于铜陵市3个联合检查卡点均在枞阳县境内,加之枞阳点多、面广、分散,为确保力量,市治超办从市区交通、公安抽调公路路政、公安交警12人充实到枞阳县路面执法队伍中。按照集中力量、精准打击、突出效果要求,围绕行动重点路段和区域。在设立的G330铜陵大桥至枞阳段、G232枞阳白柳段、S233和G347枞阳段三个固定检查卡点外,强化流动巡查,做到“源头与源尾、卡点与流动、人防与科技”三结合,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不间断工作制,治超成果突显。
值守在公路旁边的卡点负责人朱次平指着眼前的国道说:“过去这个时候大型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可以说是络绎不绝,4月23日晚省里统一开展的四市联动治超执法行动4天时间,效果明显好转,你看,现在路面上大型车辆冷清多了。”
“在铜陵市县联合执法行动基础上,我们探索了与相邻的安庆市同一条线路上围攻的新经验。4月24日晚,枞阳县治超办与安庆市治超办联合组织执法夜查突击行动,此次行动两市县共出动30余名执法人员,分别值守在G347铜陵枞阳义小路口与安庆花山路口,执法人员认真履职。同时,双方保持路面大型运输车辆运行信息及时传递。两地联合夜间突击行动治超,扩大了影响,震慑超限超载跨市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影响大、效果好。一位合肥违法车主在被查扣后说,刚才我们前面探路的小车师傅说这路段没有检查人员,怎么突然出现,唉......”白柳站卡点负责人陈又翔笑眯眯向笔者说。
实施源头与源尾管控
具体负责联合执法行动的枞阳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鲍根胜介绍:正常的公路治超都是卡住源头,可这次采取了一项新的举措“源头与源尾共同管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联合公安交管等部门负责源头,全面摸排辖区内货运车辆改装企业和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登记造册,实行台账式管理,采取驻点、巡查、视频监控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严防非法改型和超限超载车辆出厂(场)、出站。市县港航管理部门负责源尾,长江藕山、弘泰港口码头车辆管理,海事部门派出执法人员巡回严看死守,严把码头装载过磅记录出口关。
鲍根胜还告诉,这次我们取得一项没有想象到的成果。4月2日,我们扣押的合肥巢湖市7台违法车辆,7位司机共同狡猾抵制,查处出现了困难,4月28日联合合肥执法部门进行源头数据查询,4月29日上午我们与巢湖市一起共同解决了20多天一直困扰的难题。
建立信用惩戒机制
该市县建立健全治超工作联动机制,完善跨区域、跨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依托省联网治超综合管理系统和省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对查处的超限车辆实时抄告及后续处理,实施“黑名单”制度,落实“一超四罚”和信用惩戒。同时,带班领导24小时与执法人员跟班工作,市县治超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时督查,现场解决执法热点、难点问题,纠正执法不规范行为。这也是联合执法行动中的特点。
4月28日零时结束对枞阳境内三个检查卡点督查后,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林红兵和县公安局副局长周卫国都动情地说。“枞阳交通和公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治超人员是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出胜的队伍,他们刚刚从疫情防控值守一线撤回还没休息几天,又转入联合治超执法行动,没有一个人说句怨言”
铜陵市和枞阳县在联合执法治超工作中,由于措施得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4月23日零时起至4月28日止,仅枞阳县境内参与联合执法人员171人(次),检查大型运输车辆560多台,查处违章车辆37台,查处非法改装车辆26台、卸载货物205吨,交通罚款100000元、交警罚款4700元、驾驶证扣45分。港航治超检查点出港226车辆,均无超限现象。(黄言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