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华君 摄
“我就在这边上做生意,闲暇时就来看看书,充实一下自己……这间书屋资料很齐全,什么都有,隔壁还有电子阅览室,可以免费查阅资料,能让自己获得不少实用知识和技能……”村民鲍汉芝是浮山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常客,说起现在的图书室,她赞不绝口。
由于疫情的影响,不少线下活动暂停,但有些文化活动在线上进行得如火如荼。“疫情期间,我们积极开展一些线上教育活动,我们先后推出了每日一学活动,其中包括美术,摄影,书法,厨艺等,共推出教学课程40篇。”县文化馆副馆长黄晓秋告诉记者。黄镇图书馆也推出精彩纷呈的线上活动,“前后有线上朗诵,线上知识竞赛,线上馆长荐书……就是希望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广大读者有些帮助。 ”该馆党支部书记汪湛介绍道。
近年来,我县建成了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博物馆和影剧院。建成了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3个村级公共电子阅览室、214个农家书屋、214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和3411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汪华君 摄
紧扣民生工程,坚持“文化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服务方向,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制定了文化惠民工程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文化惠民工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任务。保证每年组织农村文艺演出“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活动190场以上,农村电影放映活动2280场以上,更新村级农家书屋图书11400册以上。
县图书馆、文化馆和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服务功能,打造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县图书馆、文化馆开设了“枞阳大讲堂”、“周末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麒麟镇、铁铜乡综合文化站根据本地实际,组织开展“端午龙舟赛”、“乡村春晚”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
为切实发挥我县公共文化场馆(站)的使用效率,提升服务效能。2015—2017年,实施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工程。建成22个乡镇图书分馆和214个村、社区图书阅读点,实现通借通还,全县公共图书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2018年,兴建了枞阳邮政分公司、莲花湖公园和宗子书舍3个全民阅读示范点,打造“书香枞阳”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2020年,县文旅局经实地调研、现场察看,确定麒麟镇、会宫镇综合文化站现有条件基础上,采购一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设备器材和设备平台,进一步探索综合文化站数字化建设水平。

汪华君 摄
“2020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旅游建设决策部署,结合公共文化机构基本职能,按照‘保基础、促公平、拓服务、提效能’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县文旅局的一位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表示。(蒋骁飞)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吴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