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在安徽科瑞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操作着缝纫机,“哒哒哒”的缝纫声不绝于耳。“现在国内疫情已经控制住了,国外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隔离服就是防疫一线战场上的‘盔甲’,作为生产厂家,我们要严把质量关。”正在车间认真检查的陶思福说。
时间追溯到两个月前,春节期间,陶思福在新闻上看到,各地区的防疫物资比较紧缺,他开始思索,怎么能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做点贡献。这时,远在长沙的好友打来电话,询问哪个牌的压胶机比较好,陶思福顺势问下去,你是要转型做隔离服吗?好友回复:“是的,你也可以转型啊,以你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完全可以生产一类医用隔离服。”这段通话,为陶思福转型之路,点起了明灯。
说干就干,陶思福马上联系相关部门申请转型,为了加快审批速度,枞阳县市场监管局对陶思福的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从快从速审批,三天内走完申请、受理、审核、发证全部流程,“现在疫情严峻,抗疫物资紧缺,我们了解到,你们符合转型做一次性隔离衣的标准,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枞阳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说道。
2月15日,安徽科瑞户外用品有限公司200多名工人开始全面复工生产,不过不是生产警用雨衣,而是生产起了一类医用隔离服。
“我们是全县第一家转型做一类医用隔离服的。”陶思福告诉笔者,第一件一类医用隔离服生产出来,整个车间都沸腾了。目前,陶思福的生产车间,一天能生产一类医用隔离服一万多套,月产值达2000多万元。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陶思福也一直心系群众,关注家乡,关爱社会;疫情期间,向县交运局、枞阳镇、项铺镇、县防疫指挥部共捐赠了700多套执勤服,总价值10万多元。向武汉地区捐赠4000多套一类医用隔离服;同时,陶思福还积极响应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号召,帮助10多名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年增收4-5万元。
“我是今年2019年3月份过来的,以前在苏州打工,现在在这上班一个月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每天厂里有专车接送,还提供两餐。上班离家近,能照顾小孩又能挣钱,真是太幸福了。”车间员工徐成姣激动地说道。
谈到接下来的发展,陶思福说:“正在积极的和开发区对接,解决建立医用二类无菌无尘标准化厂房建设用地问题,建了厂房,我们就能生产销售二类医用隔离服,效益会更高;我们也在积极谋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争取让我们生产的警用雨衣能申请公安部入围资质;同时,公司购买的N95医用防护口罩的制做设备马上要到了,原材料已备好,机器一到,马上能投入生产。
“虽然从复工到现在,我没有休息一天,但是能“跨界”转型生产疫情防控前线急需的物资,我觉得很自豪也很振奋。我会坚定我的选择,带领着200多名员工,把企业做实做强,实现突破!”陶思福信心满满的说道。(桂晨晨)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