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我在村里面工作,工资收入很微薄,家里有3口人,上有一个母亲,下有一个小孩子……2015年我家属意外溺水死亡,去年11月份,我又患了胃窦癌,在省立医院实施了手术,经济上一下子陷入了困难……在组织的关怀下,我申请了困难职工救助,每年有4500块钱,给我们生活解决了大问题。大病救助方面又给了我6000块钱,解决了我医疗上的困难……实在太感谢党和政府对我家的帮助!”说起我县实施的困难职工帮扶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民生工程,官埠桥镇龙桥村委委员、文书孙小进感激不已。
据县总工会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我县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民生工程任务是54户,主要分3个模块,生活救助30户,助学救助16户,医疗救助8户。我县将严格上级的部署和安排,对困难职工做到应帮尽帮,让这项民生工程切实发挥作用,让困难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困难职工如果对帮扶救助不太了解,可以去咨询当地工会,详细了解有关政策。
每周星期三,在县残联一楼的评残发药服务点,卫尔康精神病医院的医护人员都会准时来到这里,给前来评残、取药的群众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我们对所有残疾精神病人都建档立卡,对这类病人免费发药。给这些病人发药以后,我们还定期随访、即时追踪,看他们用药效果怎样……”卫尔康精神病医院护理部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 我县今年的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标准是发放800元服药救助卡,已经在4月底全部打卡发放完毕。县残联专门在县城设立发药点,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减轻他们的出行负担。“我以前拿药要到安庆去,还去过汤沟,路途远,我坐车又晕车,不大方便,现在拿药点在残联,我骑车几分钟就到了。来拿药,医生服务态度也好,还问问病人吃药后效果怎样,对我们各方面都关心!”提起工作人员的服务,一位精神病患者家属赞不绝口。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帮助恢复残疾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也是县残疾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县继续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让孩子们享受到优质、先进和高效的康复资源。新学期开学,由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投资30万建设的多感官训练室正式投入使用,多感官训练是目前最先进的残疾儿童康复项目,能够在寓教于乐中调动残疾儿童全身各个器官,全方位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每人每年还可以获得1.6万元救助,其中补贴家庭费用0.3万元。此外对长期接受康复训练的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儿童家庭,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和孤儿保障的残疾儿童监护人家庭,每年另行补贴家庭费用0.2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截止到4月底,我县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也已经全部发放到位,共救助3538人,累计发放资金353.8万元。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我县通过各项针对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类民生工程的精准实施,为广大弱势人群撑起了一顶宽阔的民生“保护伞”。(蒋骁飞 刘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