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对推进枞阳县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0-06-02 07:38:2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枞阳县要立足新起点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深刻诠释了新形势下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我们枞阳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法和实践路径。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县县情,顺应时代要求,枞阳县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思想上向新理念看齐,目标上与新理念对接,实践上按新理念办事,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新的突破,齐心协力推动枞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不断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生动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提高枞阳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坚定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新的一年枞阳仍然将坚持追求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展的方向,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项目兴则产业兴,以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全力营造全县上下人人抓项目的良好氛围。无醛生态秸秆板生产线首板成功下线,迪迪贝贝服装生产项目正式投产等等,2019年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枞阳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自身资源有限、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弱的情况下,2020年紧密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立足自身产业特点,提高双招双引实效,主动顺应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推动高端承接、升级承接,实现项目增量的扩大和项目质量的提升并举,使项目投资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枞阳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利用外部资金实现自身的发展是我县目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中国产业转移进入了产业链布局优化、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协调的新阶段,这个阶段产业转移并不仅仅是传统的低端产业,这个阶段产业转移最大的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产业链式整体转移。在产业转移的新阶段,枞阳要抓住机遇,加大“双招双引”的力度,但是应该认识到,在项目选择上不仅考虑要在实现增量的扩大,更应该考虑项目质量的提升,真正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即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并举,不合理的承接产业转移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还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首先,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提出承接产业的资源能耗、技术含量以及生态环境标准;其次,对于资源密集型产业或对环境有潜在污染的行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先进行产业升级再承接;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要与本地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积极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投资项目,大力发展配套的相关产业,同时要加强消化和吸收转移产业的先进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促进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合理布局。

  三、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

  枞阳县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将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这也是枞阳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枞阳县加快推进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推进产业协作是枞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中之重,在推进产业合作一体化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和开放平台一体化,不断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枞阳县要积极顺应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推动高端承接、升级承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发挥枞阳特色,明晰地区功能定位和分工协作机制,枞阳县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当中,战略定位为“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重要基地”,并且要求“要着力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重要基地”。枞阳县要抓住融入长三角经济带的机遇期,结合我县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资源,加快推进产业分工协作,加大“双招双引”的力度,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争取承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壮大制造业、实现“工业强县”的目标,进一步繁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最终实现枞阳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四、坚持强弱项补短板扬优势

  枞阳县要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县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引进一批产业契合度高、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招商项目,并且促进承接项目落地实施,让承接项目留得住、发展好,促进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枞阳要补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一是打造好平台。把产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枞阳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立足当下,主要围绕紧抓“一中心、六支点”,落实“三个三”,打造“六个园区”展开。健全以产业集群为主的园区整体规划;经开区机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全面提升机关工作水平,为园区及园区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率的服务;完善各园区内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二是优化好环境。把提高政府效能作为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厚植县域发展沃土的基础性工程。努力增强干部本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合作、投融资支持、民生建设、环境保护、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上水平。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出台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资源向县域集聚、人才向县域集中。三是完善好设施。枞阳位于“四市二县”之间的区位劣势,使得过去枞阳一直处于经济“破碎带”和“漏斗区”,枞阳要变劣势为优势,充分利用安庆、铜陵、池州等周边城市的交通运输资源,进一步聚焦“通达枞阳”建设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上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加强“水力强县”建设、城乡电网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以及最终的归宿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造福于人民,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内涵。枞阳县积极贯彻落实质量强县行动,以承接产业转移促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枞阳县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枞阳县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枞阳县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会使整体经济水平会得到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必然要落实到社会民生,环境保护上也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就业机会增加,人民不用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二是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生活环境美好宜居;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便利;四是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因此枞阳县推进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枞阳人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践路径,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方法。(刘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