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长江大堤上望着明显变宽、浊浪翻滚的江面,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铁铜乡32岁的回乡创业青年余青青有点泄气——长江桂家坝水位攀升到了16.5米以上,为了安全起见,铁铜乡这个江心洲上的百姓需要全部撤离。人是撤出来了,但是余青青在江心洲上的230多个大棚撤不出来。“只能寄希望于江心洲的圩堤能够保住、江水能够尽快退去,尽量挽回一些损失。”余青青说。
撤离江心洲
在余青青看来,从江心洲撤离虽然来得有点快,但是并不算突然。
安徽沿江地区6月10日入梅后,便先后多次遭遇强降雨,到7月10日,枞阳县总降雨量达650.1毫米,超过常年同期298.5毫米2倍多。持续暴雨和上游来水,造成枞阳县江河湖圩水位暴涨,已全部超警戒水位,部分河湖超保证水位。7月9日12时,枞阳县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一级响应。7月12日,枞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命令,除防汛人员,江心洲上居民必须全部有序转移到安全区域并妥善安置。
“我不走!淹死我也不找你们!”故土难离,更何况家中还有鸡鸭财物,不少经历过1998年、2016年大水的人起初并不愿意走,负责铁铜乡整体撤离的枞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第二突击队长刘璨为此愁坏了。“虽然心急如火,但是却只能耐下心来做工作。”刘璨说,碰到不愿意的、不配合的就要“点对点”做工作,担心财物的要尽可能帮忙解决,担心出去不习惯的就讲清安置情况,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劝”字。好在,工作虽然难做,但他们还是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人员转移安置任务。
7月14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命令,要求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市防指立即做好长江江心洲和外滩圩人员撤离工作。拥有3个长江江心洲的枞阳县已经提前完成。
受损的农业
余青青所在的铁铜乡是一个由泥沙冲积形成的江心洲,面积约12平方公里,仅有四个村。平日里物产丰饶,风景秀丽,还有一片让岛上居民引以为傲的金沙滩。2014年为了照顾父母,余青青辞职返乡开始种植大棚蔬菜水果,如今已经小有规模:流转土地近300亩,建起了230多个大棚,种植的果蔬包括西红柿、辣椒、西瓜、毛桃、黄桃等。
“按正常年景,每个在种大棚能收入8000元,但是现在被洪水一泡,光大棚里的蔬菜水果损失就将近30万元。”余青青说,没撤出前她还雇用工人进行了排水,补种一些黄瓜、辣椒、豇豆、茄子还有向阳菜,尽一切可能开展生产自救,挽回损失。但现在人都撤出了,没有人进行管理,种下的东西对于弥补损失应该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在铁铜乡中南村,种粮大户唐义生的水稻田也被洪水淹没了。“主要是中间有两天雨下的太急了,我流转的稻田大概两小时就全被淹了。”唐义生说自己虽然开展了紧急排水,但是减产至少过半已成定局。
据了解,铁铜乡全乡共有12000亩田地,现在已有将近八成农田被淹没。
保险的介入
实际上,江心洲上的农业在人员没撤出前就已经遭受了损失。7月5日、6日连续两天的暴雨之后,枞阳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田浩便开始安排相关保险公司对已经成灾的种养殖户进行查勘。
“余青青的种植基地我们也去了,当时大部分大棚的水基本被排干,但还有厚厚的淤泥,被洪水浸泡后的蔬菜开始腐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田浩说,他们也在全力争取快速理赔,以帮助大户和农户渡过难关。
安徽国元保险枞阳支公司经理朱超在查勘定损时,和同事一起用上了无人机以及卫星导航定位仪,为的是要把灾情勘查准确。朱超说,对于那些已经排水可以定损的,他们会开启快速理赔通道,立即赔付;对于仍然泡在水里的农作物,无法确定退水时间的,会进行摸排,之后启动预赔付。“即使今年没有参保的老客户,后期补签保险合同,我们也一样赔付。”朱超说,他们也希望尽可能地帮助受灾村民渡过难关。
期待着回家
从江堤上望向对岸的江心洲,大面积的江滩已消失不见,树木被拦腰浸在江水之中,矮一些的树木甚至淹到了树尖。“安徽省第9号汛情通告说,长江1号洪峰已经通过安徽江段,不过从水位来看目前下落的并不多,江心洲百姓暂时可能还很难回家。”枞阳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陆忠说,汛情严峻,保障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是重中之重。
1号洪峰虽然过去,但是降雨却仍未过去。7月15日,枞阳县普降大雨,预报说7月20日之前降雨仍会时有发生。种粮大户唐义生现在已经转成了铁铜乡应急队员,坚守在江心洲上从事防汛抢险工作。
“江水太大,圩堤渗漏险情很多,150亩稻田排水的事再也顾不上了,保圩保堤现在比什么都重要。”唐义生说,圩堤保住了家园就还在,若是圩堤大面积失守那江心洲上几乎所有东西都会损毁。
枞阳县城关小学是铁铜乡的人员转移安置点,供应一日三餐。已经在安置点住了5天的的王白铁说,这里的住宿条件不错,有洗澡的地方、有活动的地方,有医生发放口罩,也有保洁人员定时消毒。“政府对我们的照顾很贴心,但是还是想家呀。”王白铁说,自己也不知道洪水过后家园能否安然无恙,但是通过新闻看到政府在努力、解放军在抢险,他觉得回家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王建生、刘洋、吴福成)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