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横埠河防汛杂记

时间:2020-07-27 09:38:59

  横埠河是陈瑶湖流域的一条主要河流,其源头发端于三公山西麓的马鞍山水库,主干河道流经横埠镇、汤沟镇、老洲镇、陈瑶湖镇,全长20余公里,受益人口30多万人,受益圩田50多万亩。河水所经之地是枞阳东部地区的重要粮仓和鱼米之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奔腾不息的河水既哺乳了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了两岸人民直率豪爽的性格、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单位包保驻点的圩堤就位于横埠河的咽喉——九儿潭闸以东的北岸,这个地方是横埠、汤沟、老洲三镇交界的地方。和我们一起防汛抗洪,日夜值守在圩堤上的几个老农,就是河畔北边的丰乐村(老名叫湖东)人。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河畔人的特质和禀赋。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总说:你们县里干部是坐办公室的,不懂怎么防汛,下来没有用。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磨合,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人物一,章金树,年龄61比我大一属,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因其鼻子长得大,大家都叫他“大鼻子”。他家里穷、姊妹多,没念过一天书,用他的话说就是“没上过学堂门”。开始接触时,他看我们的眼睛都是“横的”,说话蛮声奤气的,开口都是粗的“我弄你爱姐”,真让人接受不了。但是他在防汛问题上毫不含糊,非常负责,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子卵子拖堂灰时,就开始防汛,镇里和村里干部他们懂什么。”我们见他这样,便虚心地向他请教,与他拉家常,值班时经常带一些方便面、王老吉、八宝粥、矿泉水给他吃喝,还主动向他敬烟(他就喜欢吃烟,可镇村干部从来都不主动散烟给他),渐渐的我们关系相处得越来越融洽。有一天,我来迟了,他还问我怎么没来。他和村里干部说“我就喜欢和老黄在一起值班,和他说话我很开心”。一天早上天刚亮,他就送来了自已地笼里网到的龙虾和泥鳅,说“你们防汛辛苦,送点东西给你们补补。”这两天,镇里通知不准在河里拦网,他有一种失落的样子,跟我们说,一天去掉了一百多块钱。但他马上又说“为了防汛,我一定服从”。这就是“大鼻子”,一个虽然没有文化却通情达理的人!

  人物二,吴友珍,年龄57家里有的吃,我们都叫他“小先生”,他有点文化,在村子里算个“读书人”,是当地一个“地保式”人物,村子里什么事,他都晓得,经常跟我们谈当地一些风土人情、逸闻轶事、乡村故事。防汛值班的下半夜是最难熬的,人发困又不能睡觉,堤埂上的蚊子有的时候“手都捋的起来”。“小先生”就和我们说“湖东的故事”,说“张家长、李家短”,说“自己辉煌的经历”,讲起来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我们一点也不犯困了。聊天的时间过得快些,说到兴头时,天就亮了,“小先生”便说“领导,交班的时候到了,我要回家了”。就象过去说书的一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小先生”不但能言善辩,而且尽职尽责。7月22日清早,“小先生”在巡堤查险中,发现了一处重大险情,他立即向上级汇报,得到了有效地处理。根据县防指的有关规定,他可以得到200元的奖励,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他用质朴的言语说出了中国式老农民的心声“保卫自己的家园是应该的,怎么好意思还要钱呢?”这就是“小先生”,虽然身微位卑,却能深明大义!

  还有吴美龙、章传信两个老农民,他们两人“烧锅的”都得了癌症,需要人照顾,但为了保护圩堤,他们仍然天天坚持来值班巡堤查险,从来没有误过事…

  防汛的日子是“累并快乐着。”累的时候,眼看着枫沙湖的水位从12.45米涨到12.91米,再涨到13.26米,现在是13.76米,就象“潽饭汤”一样,感觉就是“心焦如火”“压力山大”,可惜“水火不相容”,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就象一首歌里唱的“老天求求你别再下了,我们给你跪下了!”好在“大鼻子”“小先生”他们在旁边劝说:老黄,不会有问题的,堤埂能撑得住。又加一句“我是根生土长的,我还不晓得。”就这样我们在担惊受怕、半信半疑中渡过了那几天。快乐的时候,是老天不下雨,水位不上涨,我们总算可以喘口气,衣服和鞋子总算干了,心情也愉快些。走在圩埂上,看到老百姓田里的禾苗在茁壮成长、拔节抽穗,农民大哥对我们也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们的汗水和劳累得到了最好的收获!

  从工作的角度来说,我的收获和感悟还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把你当“家人”;只有对群众“将心比心”,群众才能和你“以心换心”;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群众才会把你当“先生”。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不过时!

  写到这里,我走出房间,放眼望去,横埠河的水云蒸霞蔚、烟波浩渺,真可谓川流不息、逝者如斯!河水既承载着枞东大地的丰收和希望,也承载着河畔人民的乡愁和梦想。汛情是一场大考,既考验了各级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作为,也考验了河畔人民的质朴和情怀。虽然水位居高不下,但是广大干群的斗志更是居高不下,他们相信一定能够将洪魔拿下,夺取防汛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黄达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