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雨具撑开了全国近1/5的大市场的安徽玉堂雨具有限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全县抗洪救灾之际,不仅撑起了“大产业”,更是撑起了一片可遮风挡雨的“后方”。
“没有工作人员在前方的冲锋陷阵,也就没有玉堂雨具的今天。”这句常常挂在安徽玉堂雨具公司总经理疏林嘴边的话,看似不经意,却又深深融入进玉堂的企业文化中,成为了主旋律。不管是防疫亦或是抗洪还是扶贫,玉堂从不缺席,总是以实际行动支持一线工作,捐款捐物、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公司的公益事业做的是如火如荼。
7月7日,雨,7月8日,雨,7月9日,雨……天气预报上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并未阻挡远在浙江嘉兴的疏凯在得知家乡防汛形势严峻时连夜赶回家的步伐。在捐赠事宜上,身为玉堂雨具副总的疏凯他亲力亲为,考虑防汛最紧缺的就是雨具,他就先保捐,再保卖,一批批雨衣、帐篷,第一时间组装到一个又一个圩埂卡点;防汛人员后勤保障不足,他就去买整箱整箱的矿泉水和方便面,捐赠到每一个需要人员的手上。就这样一日又一日,在大雨瓢泼中他穿雨衣前行,在蚊蝇肆虐中他未从退后,终是积劳成疾,于7月17日确诊为水疱疹,但纵使这样,7月19日上午在玉堂捐赠江堤防汛指挥部时他毅然倔强的将吊水时间调换,与工人们一起搬运物品,并肩作战。
“你能想象到大稻圩和革命圩,明明看起来是遥相呼应,距离很近,我们却花了大半天时间才跑完。”忆起前段时间的捐赠经历,玉堂雨具企业管理部方国枝侃侃而谈。因为受到中上游和多轮强降雨的影响,江河湖水位的不断上涨,防汛也到了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有捐赠路线,因为漫圩,不得不改走惊险小路,会车、倒车都考的是技术活;有明明答应五分钟就能到的点,因为各种复杂的交通路况,硬是延迟到五十分钟才能到;还有因为是土路,有水坑、道路泥泞,坑坑洼洼,SUV车子一路上熄火都不知多少次。“真的是明知路有险,偏向险中行。”方国枝笑着说道。但其实对于她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开车前往江堤的路上发生的那一幕,当时,他们刚从商店采购完110箱方便面,104件矿泉水,准备将其搬运到货车时,却不成想到这附近只要走过、路过的男女老少们全都自发搭把手、帮忙抬运,嘴里还念叨着:“疏总他们是在干好事,我们要多帮帮他们。”那种震撼与感动交织在方国枝心中,久久不散。
据悉,截止到7月29日,玉堂公司捐赠物资至全县17个乡镇,金额达175622元。当然玉堂雨具的慈善事业绝不止于此,他们通过创新“1+N”扶贫模式,以公司所在地项铺镇为中心,向周边乡镇辐射,先后在钱桥镇、浮山镇、枞阳镇、金社镇、义津镇、白梅乡创办就业扶贫工厂(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与此同时,公司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减灾救灾、访贫慰困、公益助学等方面,累计捐资捐物达100多万元。
在与笔者谈起企业未来蓝图规划时,疏林坚定地说道,不论世事是如何变化,守正、奉献、感恩玉堂会一直坚守。(吴玉婷)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