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乡亲出行路被淹,王金道捐建家乡一座桥

时间:2020-08-04 17:18:31

  枞阳在线消息:“我刚带儿子到县城中学填志愿回来,大水淹路了,多谢王总,你免费架设了一座‘爱心桥’,给我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8月2日,枞阳县会宫镇安凤村境内新架设的一座钢构桥上,史家咀村民史龙贵看见王金道时感激地说。

  钢构桥是池州贵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道于7月26日全资捐建的。“王金道的老家在安凤村牌楼庄,虽离开家乡多年在外地发展,但他一直关注并积极支持家乡的建设发展,为村里建桥修路出资出力。近年来还累计安排家乡的100多名剩余劳动力到他的公司就业,为乡亲们的脱贫致富提供就业渠道。”安凤村党支部书记王毛法对笔者说。

  史龙贵的家就在桥对面的史家咀村,受强降雨影响,白荡湖水位持续上升,造成紧邻白荡湖的安凤小圩圩口漫破,安凤村史家咀等5个村民组由于地势较高,村民的房屋相对安全,但村庄通往外面的400多米长的唯一一条水泥路沉于水下,有的路段路面水深达1.5米,让整个村庄一时成了水中“孤岛”,给“岛上”370名群众出行造成不便。会宫镇党委政府发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干部现场会商,经过征询多方意见,决定建桥。

  7月25日,身在池州的王金道在朋友圈得知老家急需建桥的消息后,主动联系村里,表示愿意无偿为家乡援建一座钢构桥,并迅速联系施工单位,于当天下午2时驱车绕道70多公里赶到水淹现场,进行勘察测量,谋划建桥事宜。晚上又赶回池州,多方联系建筑材料以及适合乡村道路行驶的车辆。

  为了尽快给村民提供安全的出行通道,7月26日一大早,王金道带领安装工人又从池州赶到安凤村,一同带来的还有17吨钢管、500片钢竹笆、1400个扣件等建筑材料。

  “我和你们一起干,今晚就是加班到通宵也要把桥建起来!”施工现场,王金道对工人们说,并带头搬运材料,镇村干部也一齐动手,加快搭建速度。

  王金道为家乡建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村民们也纷纷加入到施工中来,运材料、搭架子、绑钢竹笆……为提高人工运输材料的效率,10余位村民还无偿提供自家的木船帮助运输。中午为了节省时间,工人们就地吃盒饭,确保歇人不歇工。下午下起了小雨,大伙儿冒雨奋战,雨水和汗水相融,湿透了衣裳。

  下午6点多,经过10多个小时的紧张作业,一座长近400米、宽约1.5米的钢构桥在被洪水淹没的路面上搭建完成。为了安全起见,细心的王金道还在桥面上铺上了一层防滑垫,并在护栏两侧拉上了安全防护彩带,提醒群众注意安全。

  桥通了,村民们进出村庄的安全通道也打通了,生活也回到了正常的秩序。

  “现在每天傍晚,许多群众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桥上,拍照、发视频,这座桥俨然成了会宫的‘网红桥’了。”会宫镇党政办张霖对笔者说。

  “虽然我现在住在外地,但是我的根依然是在安凤村,乡亲们的困难也是我的困难,我必须全力给予支持和帮助”。王金道对笔者说,“小时候,在家乡上学、生活,对水的记忆太深了,印象中,家里位于牌楼的老屋经常被水淹,只要安凤小圩一上水,外墙就上水5到10厘米。”

  “这座桥架通了,给村民出行提供了交通便利,也是一座连心桥,王总的善举在很大程度上也缓解了镇里对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的压力。”会宫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慈龙祥对笔者说。(徐连祥)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