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叶包装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汤沟镇民胜村村民浇起“幸福水”

汤沟镇民胜村村民认领菜地长势喜人
产出来,可追溯,保安全!在“黄公山”白茶的产品展示柜里,每个种类的茶叶包装袋上,都贴有小小的“皖农追溯”标签纸,只要打开手机扫一扫,关于产品简介、企业信息、联系电话、产品生产等等,凡是消费者想知道的,这里面全都展示出来,让百姓放心地“入口”,安心地品茶。
类似于“黄公山”白茶实现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县里面有还有13家。农业农村局科教与市场信息股股长张永建介绍道。食以安为先,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就是给农产品打造一张‘身份证’,让消费者对“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件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面跟踪回溯,实现“高质”和“明白”双轨并行,从而更好的提升枞阳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
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已建成的37个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室,加强源头监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皖优农产品追溯体系。将农业生产主体基本信息(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信息等)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达到数据互通对接,便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消费者查询。预计12月底完成“三品一标”企业26个(其中:无公害7个,绿色19个),目前已经完成26个三品一标的认证。
在汤沟镇民胜村的小菜园里,村民们忙着进行深翻、平整、施肥、拔草,用辛勤的耕耘迎接丰收的硕果。“我们村围绕‘党建+基地+扶贫’模式,今年新建金蝉种养以及小茶园基地,解决了全村闲置的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收问题,预估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民胜村党总支书记钱春说道。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菜园里,钱春和村民还创新利用220平方土地,分22块,由在外打工村民以一年365元认领,这样就既能高效盘活土地,开发贫困户就业岗位,还能让辛苦一年的村民过年回到家就能吃到新鲜爽口的家乡菜。
“基地刚建设时我就来务工了,另外村里还给我安排了三保四护岗位,每天都可以有活干,家里也不愁没钱挣。”民胜村贫困户钱五四说。据悉,民胜村基地目前带动40个贫困户就业,日工资70元左右。
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保障。汤沟民胜村村集体建设的基地只是“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的一个缩影,自“四带一自”工程实施以来,我县积极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园区)建设工作,同时发挥主体带动作用,不断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截止目前,已经完成自种自养户7908户,主体带动12012户,完善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基地)70个。(汪华君/图、吴玉婷/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消息
|
编辑: 吴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