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枞阳在线消息 深秋时节,我们来到义津镇塔桥村,沿着盘山水泥路一直步行向上,一路交谈,歇歇停停。站在山顶上,清风拂面,神清气爽,一垄垄茶树犹如一层层碧绿的波浪,从山脚漫到山顶。
热情的女主人方孙民告诉我们,种茶前,这里一直是荒山野岭,杂树丛生、乱石成堆,可以说是人迹罕至。现任义津社区委主任、县人大代表的方孙民,快人快语,道出苦心改造荒山、种植白茶的初衷:“一是受县内白茶种植大户启发,特地与爱人前往浙江安吉了解白茶种植与市场行情,发现这里面商机很大;二是邀请省农业专家考察家乡的地理环境,认为塔桥村的山场土壤、地势、阳光、空气适合白茶生长;三是家乡的人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特别是留守贫困妇女较多,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必须带头发展产业,带领贫困群众致富。”
方孙民做事从不拖泥带水,决定的事就会一往无前。2017年5月,在义津镇塔桥村成立安徽省垦丰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分期流转荒山,总规模达3100亩,打造以白茶种植、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绿色生态园。因为考虑平时社区事务多,她做通丈夫汤中智的思想工作,由他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同时联合庆燕清、吴云汉两位朋友共同经营。
接下来,与村集体、农户签订山场流转合同,除塔桥村外,山场还涉及雨坛镇双丰村、会宫镇老桥村,开始两个月就是东奔西走磨嘴皮。“白天大家都很忙,多数合同都是我与丈夫晚上打手电上门签订的。”方孙民说,“费尽周折签下租赁承包合同后,我们集中力量调集挖机上山修路、整地、开挖水塘,从山脚水库接水上山,建起办公房、仓库……一切准备就绪后,专程前往浙江安吉购买茶苗,并聘请技术人员指导栽植。”
整理一块,种植一块,通过分期种植方式进行,目前茶场白茶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后期再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扩大规模。
在山腰处,一群妇女正在锄草松土,我们与一位叫陈双萍的中年大姐作了简短交流,得知她家是贫困户,是方孙民安排她来茶场做些锄草、施肥、浇水等不重的活儿,与她一起进场的贫困家庭妇女共有15人,还有周边40多位留守妇女,每天80元,基本是常年务工,一年2万多元不成问题。
据方孙民介绍,发展白茶产业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白茶的栽培一般在第五年便可进入丰产期,按照亩产干茶15公斤、每公斤200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产值可达3万元。同时,可提供常年就业岗位100余个,采摘期日用工1000余人次。下一步,在继续扩大白茶种植规模的基础上,适当种植有机果林、蔬菜和花卉,发展生态旅游,盘活山场资源,真正让荒山变为“金山”。(张宗、文歌)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周若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