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翠平,女,麒麟镇扶贫工作站站长。从事扶贫工作以来,她坚持实的工作标准和严的工作要求,扑下身子“摸实情”,扎下根来“找药方”,弯下腰去“挖穷根”,持续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实绩,麒麟镇脱贫攻坚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
用真功,当好方针政策“宣传员”
为了准确把握全镇贫困户的真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她高度重视政策学习,经常开展业务培训,确保镇、村扶贫工作人员对脱贫攻坚政策理解准确,执行不走样、变形。她经常深入村组、贫困户家中,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法规,利用多种形式向贫困户宣传产业发展、医疗、教育、就业创业、兜底保障等政策,让贫困户应享尽享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增强脱贫信心。她的足迹遍布在全镇7个行政村、427个村民小组的田间地头,访问了多少贫困群众、进行过多少次调研,她自己数不清,身边的同事也数不清,只留下了好几本记满了各式各样问题的笔记本。
用真心,做好贫困村出列“服务员”
岱鳌村是麒麟镇三个贫困村之一,2018年出列。面对村出列要求,她对照出列村指标,天天跟班作业,白天下村入户核实,晚上回到办公室修改数据、核实系统、完善村级档案,拟出第二天工作计划,夜深人静,整个政府大院就她一个办公室灯是亮的。“妈妈,你快回来吧”电话里传来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她就说了句“妈妈马上就回来了”挂断电话,继续沉浸在加班中。面对岱鳌村集体经济薄弱,她和帮扶单位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事宜,根据岱鳌村实际地形,引进白茶种植。委托书起草、施工合同制定总是亲自参与、亲自安排,一有空就到村查看进度、质量,确保项目在时间节点内保质保量完成,如期发挥项目效益,为村集体带来收益和贫困户带来增收。岱鳌村集体经济从5000元增长到50万元,引起质的飞跃。
用真法,做好产业发展“指导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她和扶贫工作站人员到每个村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各村的资源禀赋,确定了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要求各村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方向,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比如石婆村的无花果基地已为村带来集体收入近6万元;阳和村的大棚蔬菜项目,每年都可为村带来近3万元的收入,瓜蒌项目带来增收2万元……
用真情,当好脱贫攻坚“勤务员”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她想方设法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采取“点对点对接”畅通扶贫农产品产销渠道等措施,加大网上农产品推销力度,销售扶贫产品。她通过走访带贫企业和贫困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根据实际情况为贫困户把脉开方。2017年贫困村阳和村出列,2018贫困村岱鳌村出列,2019年贫困村石婆村出列,国家第三方评估顺利通过。面对这些脱贫成绩的取得,丈夫既感欣慰也偶有抱怨:“为了脱贫攻坚工作,你成了‘大忙人’,连这个家都‘不要’了。孩子还不满4岁,她都快不认识你了。就连父亲胃癌住院动手术,你都没去看一眼”。丈夫的眼里闪烁着泪水,她又何尝不是。的确,她亏欠家人太多太多,更亏欠自己的孩子。她每天早出晚归,偶尔提前回来,孩子看到她躲在奶奶身后,仿佛面前是一个陌生人。每次重点工作关键期来临前,她总是对丈夫说,等忙完这阵就会好了,其实,她内心深知,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吃苦在先,敢想会干;攻坚克难,勇于负责。她成为了干部群众一致认可的脱贫攻坚“排头兵”。(通讯员)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周若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