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实干显担当 实绩谱新篇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枞阳县浮山镇政府

时间:2021-03-15 08:37:16

  枞阳在线消息 3月的枞阳县浮山镇,春意融融惹人醉。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金黄的油菜花竞相绽放,放眼望去,一幅金田青山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在浮山镇人民政府的脱贫攻坚办公室,金灿灿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牌匾格外引人注目。

  尽管获得这一殊荣已有几天,但当谈起这份荣誉时,人们脸上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浮山镇党委政府不忘初心,攻坚克难,落实落细“两不愁三保障”和各项扶贫政策,从贫困户最关心、最现实的小事着手,苦干实干,不辱使命,交出了高质量的“脱贫答卷”,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浮山镇人民政府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3月5日,在太平村扶贫基地的大棚内,一株株葡萄盘根错节,几名工人正弯着腰给地面铺上黑色的防草布。“在这里务工的都是附近的贫困户,多的一年有8000元的收入。从正月初八开始,他们就在地里忙活了,施有机肥,除草,下周还要开始铺设滴水管道。”太平村党总支书记齐美树向记者介绍,这30亩葡萄园,预计丰产期能收入30万元。

  而在葡萄基地隔壁的扶贫生产车间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我爱人身体不好,前几年被评为贫困户,现在我在厂里上班,大概一个月能收入1800元补贴家用,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做点其他事情。”村民方来进笑盈盈的告诉记者。

  太平村是浮山镇唯一一个贫困村,2016年以前村集体收入基本上是空白,无主导产业,缺资金投入。2016以来,在浮山镇政府的指导下,太平村投入60万元新建了装机容量60KW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2017年,太平村加大资金投入,成立了村级合作社,重点打造“一工厂、两基地”产业发展路径。其中,与安徽玉堂雨具公司合作新建太平村扶贫就业工厂,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万元,同时带动村民30余人居家就业;30亩葡萄采摘园基地和100亩黄花菜特色种植基地拔地而起,直接带动了20多名群众就业。自2017年以来,太平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2019年更是接近20万元。于2017年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也在2020年全部脱贫。

  在浮山镇脱贫攻坚工作中,太平村只是一个缩影,五年来,浮山镇全镇干部群众弯下腰,沉下心,用精细的“绣花”功夫,将产业引进村子,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方式,大力发展葡萄园、黄花菜、艾草大棚菜等特色产业,2020年,浮山镇村集体经济达98万元。

  在省级美丽乡村——浮山镇浮山村的双胜中心村,嫩绿的柳条随着微风摇曳,桃花灿灿,鸭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轻快地游着,不远处的浮山上,文昌阁在湛蓝的天空的映衬下,更显巍峨耸立。

  村民汤昌华正在家门口喂鸡,“以前这里都是土基房、泥巴路,自从美丽乡村工作开展以来,房屋改造了,路也变宽了,生活越来越好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因为身体不好,前些年被评为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不仅看病可以报销了,养鸡还有补助,在身体渐渐好起来后,他通过在外务工,成功实现脱贫致富,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像汤昌华一样,生活发生翻天覆地改变的在浮山镇还有很多……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浮山镇上下万众一心,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举措,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展。在义务教育上,确保学有所养,学有所教;在住房安全上确保不漏一户;在基本医疗保障上,确保不漏一人;在饮水安全上,确保户户达标;在人居环境上,确保整洁干净;在稳岗就业上,确保全面就业。如今,861户2623人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四通八达,房屋错落有序,农家庭院干净整洁,移步即景,一步一景,一幅幅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回望昔日脱贫路,喜看旧貌换新颜。“这次有幸能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我们深深感受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莫大的鞭策,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新的征程上努力做出新的业绩。”浮山镇党委书记唐国营说。(周若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周若扬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